科学精神

  • 最新
  • 浏览
  • 评论

王家范:以平常的心走自己的路

2023年08月27日33
    挣脱计划经济的束缚,汇入世界性的市场经济大潮,这对具有世界罕能相比的中古传统的中国,无疑是一掀天揭地的大事件。它不仅在经济领域撞击出一连串的裂变反应,而且使积数千年之久的传统经历着剧烈的震荡。整个社会在剧烈的震荡中变迁,使人眼花缭乱,又处处牵动人的神...

钱三强诞辰100周年:我国原子能事业的一座丰碑

2023年08月26日29
    [导读] 10月16日是两弹一星元勋钱三强诞辰100周年纪念日,在这个日子众人追忆先生身前点滴。     钱三强(1913―1992),原名钱秉穹,核物理学家,我国原子能科学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

华罗庚:如实人生

2023年08月26日29
    华罗庚,一个耳熟能详的名字。虽然他离开我们已经近30年,但在科学界还有着巨大的影响力:他的专著《堆垒素数论》发表数十年,仍居世界领先地位;他大力推行的统筹法、优选法广泛应用于生产生活中;“像华罗庚一样学好数学”的口号,激励了一代人的成长。 在华罗庚长...

缅怀叶笃正院士:大师远去 云悲海思

2023年08月26日31
    他,被很多人称为“宗师”。 他,开创了青藏高原气象学;创立了东亚大气环流和季节突变理论以及大气长波能量频散理论; 他,开拓了全球变化科学新领域,提出了有序人类活动、适应气候变化理论框架等一系列科学思想; 他,曾代表中国人第一次获得国际...

张煦院士的“科学万米跑”

2023年08月26日29
    张煦 1913年11月6日出生于江苏无锡,著名通信工程学家。1934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1935年考取清华大学留美公费生,并分别于1937年和1940年获得哈佛大学科学硕士和科学博士学位。1940年回国,受聘担任战时重庆交通大学电机系教授;1949年至...

永远的怀念――纪念郭永怀先生诞辰100周年

2023年08月26日28
      郭永怀(1909-1968),国际著名的应用力学家,应用数学家,中国近代力学事业的奠基人之一,“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中唯一的烈士,他对我国的国防工业作出了重大贡献。2009年适值郭永怀先生诞辰100周年,谨以此文记述二、三事,表达对...

杨振宁九十自述:我的学习与研究经历

2023年08月23日29
  1933年到1937年我在北平崇德中学念了四年书,从中一到中四,崇德中学当时有差不多三百个学生,有一间很小的图书馆,我常去里面翻阅各种杂志和书籍。我第一次接触到二十世纪的物理学就是在那间图书馆内看到了Jeans的《神秘的宇宙》中译本(见图1)。Jeans把1905年的狭义相对论、1...

“唯一未被荣誉摧毁的人”

2023年08月12日33
    直到她去世,法国科学院也没有接纳这位两次获诺奖的女科学家成为院士。   玛丽・居里夫人是我的偶像,她也是很多理工科学生的偶像。她两次获得诺贝尔奖,第一次是物理学奖,第二次是化学奖,这在诺贝尔奖一百多年的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波...

中国工程院士徐匡迪:中国颠覆性技术是被专家“投”没的!

2023年07月27日27
    创新的“顶峰”是什么? 正是颠覆性的技术,而这种创新在目前的行政审批和评审制度下,是难以实现的。还记得在“机械与运载工程科技2035发展战略”国际高端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徐匡迪表达了一则个人看法。我国现有的重大科研项目都是搞专家评审投票制,最终的结...

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 相辅相成

2023年03月11日31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将教育、科技、人才并列,形成“三位一体”的关系。这一重要理论创新,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战略考量。   “科技需要人才,教育培养人才――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