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光速中微子"发现者:应持谨慎态度
2011年09月30日22
新华网罗马9月28日电(记者王昀加报道员马尔凯蒂)宣布发现“超光速中微子”的欧洲“OPERA”实验项目协调人安东尼奥・伊拉蒂塔托28日对新华社记者表示,他确信实验结果的正确性,但目前仍需要对超光速中微子的存在持谨慎态度,只有在其他科研人员重复实验并得到相同结果之后,才能证实这项...
标准是用来促进技术革新的
2011年09月15日30
核心提示:标准当然不是用来让所有人满意的,甚至都不光是用来检测的。用好了,标准能够成为一种催化剂,在新标准的刺激下,能够出现更新的技术和工艺。本来技术进步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满足在不断严格的标准的过程。 大家都看过跳高比赛,只要有人还能跳,那根杆子肯定是往上升,...
素质教育催生文化大国
2011年06月14日25
法国是一个文化大国,它的素质教育从小学就开始了。法国政府规定,每周三小学生全天不上课,初中生下午不上课。这一天,法国的音乐、美术、体育等学校,博物馆、展览馆、体育馆全部向社会开放,迎接前来学习和参观的中小学生。 法国卢浮宫、奥赛等国家博物馆,拥有各类“艺术工作室”,开展各项...
像袁隆平那样过晚年
2011年06月14日26
对很多人来说,不是90岁干什么的问题,而是能不能活到90岁的问题,甚至没指望能活到90岁。 昨天看到一则新闻说,袁隆平到湖南桃源县查看超级稻的生长;站在稻田里,袁隆平说:“到我90岁时,要争取实现超级稻亩产达1000公斤的目标。” 袁...
论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
2011年05月18日29
今年恰逢“五四运动”90周年,《人民日报》日前公布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在对五四精神的理解上,有40.2%的受访者选择了“爱国主义”,认为这是五四精神中首先需要传承的精神遗产;有23.4%的人选择“民主精神”;20.8%的人选择“科学精神”;其余15.6%的人选择“创新等其他精神”。也...
创新障碍在哪里?
2011年04月26日34
“创新障碍在哪里?”是著名学者汪品先院士在今年1月9日,即胡锦涛主席发出中国要在2020年建成创新型国家号召5周年之际,在给本报编辑部的一封公开信中提出在全社会发起一场大讨论的题目。自那时以来的一个...
居里家族,三代夫妻的科学浪漫之旅
2010年05月03日28
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法国居里家族的荣耀与辉煌,已经铭刻在著名的诺贝尔奖章上。这个家族共有5人先后4次获得3类诺贝尔奖。他们被写入世界各国的教材,几乎每个孩子都读着居里的故事长大。但很多人并不清楚,这个家族最特别的是,每一代都是夫妻携手完成某项事业,并传承至今。在法国人看来,居里家族体...
科学精神,托起民族复兴的希望
2010年05月02日31
90年前的“五四”新文化运动,“德先生”和“赛先生”的呐喊,唤起了沉睡的中华大地。与之相伴,民主精神和科学精神开始觉醒,并逐步成为民族文化的新生力量,催生自立的中国,开放的中国,创新的中国,科学发展的中国。 “科学”登上中国历史的舞台,远不止90年。...
哈勃,太空中的千里眼
2010年05月01日27
4月24日 ,是哈勃太空望远镜升空20周年的日子。20年来,这双地球的“千里眼”观测了3万多个天体,拍下50多万张照片。哈勃望远镜的观测结果给天文学研究带来了革命,让人类对宇宙和自身的认识大大迈进了一步。 古往今来,人们对头顶灿烂的星空充满好奇,并试图从星象变化中寻找宇宙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