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播种

  • 最新
  • 浏览
  • 评论

杜祥琬:朱光亚代表了一个时代

2021年03月06日29
    2011年2月26日10时30分,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杰出的科学家,我国核科学事业的主要开拓者之一,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名誉主席、原主席,中国工程院原院长、党组书记,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八届、九届全国...

此生不需浮名伴――写在“两弹一星”元勋朱光亚逝世一周年

2021年03月06日26
    一年前的2月26日,一位87岁的科学巨星停止了思想,一年之后,苍穹之上的那颗以他命名的小行星依然并将永远放射光亮。 朱光亚,这个名字承载了一段传奇而神秘的人生,代表了一个充满理想又无比睿智的大脑,也镌刻出一个大写的人,一颗淡泊的心。 无数想记录传...

王淦昌:科学无国界 科学家有祖国

2021年03月04日31
    王淦昌,著名核物理学家,中国核科学奠基人和开拓者之一,世界激光惯性约束核聚变理论和研究的创始人之一,中国科学院院士,“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 1907年,王淦昌出生在江苏常熟一个小镇家庭,他父亲是当地有名的医生,按理说,他的童年本该无忧无虑的,可...

“航天四老”之黄纬禄:用全部生命写就“导弹人生”

2021年03月04日24
    黄纬禄,1916年生于安徽芜湖,“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中国著名火箭与导弹控制技术专家和航天事业的奠基人之一,我国著名火箭与导弹控制技术专家,是中国水下核潜艇固体潜地战略导弹和陆上机动车固体战略导弹的总设计师,开创了我国固体战略导弹先河,为我国导弹技...

黄纬禄:不惧失败的“导弹医生”

2021年03月04日26
    “两弹一星”元勋黄纬禄经历过多次失败,但他从不畏惧,总能从失败中汲取教训,收获最终的成功。   1   1970年7月底的一天,随着夜幕降临,白天的“烤验”逐渐退去,南京军区司令员许世友显得格外兴奋,他即将前往...

黄纬禄:托举“巨浪”啸九天

2021年03月04日26
    今年10月12日,是我国第一代固体潜地导弹巨浪一号发射成功38周年纪念日。38年前的那一天,在渤海某海域,一条喷火的蛟龙跃出水面,呼啸着飞向碧空,在海天间绘出一幅壮丽景观。自此,我国成为具有自行研制潜地导弹和水下发射战略导弹能力的国家。 许多人并不知...

吴宏鑫忆杨嘉墀:光看眼皮下,不是好科学家

2021年02月24日29
    讲述人:吴宏鑫(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究员,主要从事航天和工业领域的自适应控制和智能控制理论与应用研究) 被讲述人:杨嘉墀(著名航天科技专家、仪器仪表与自动化专家、我国自动检测学奠基者,中国科学院院士,“两弹一...

他是一颗星――杨嘉墀院士的功勋

2021年02月24日29
    杨嘉墀院士走了。许多人都知道,他是“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是“863高科技计划”的四位首倡者之一,他也因此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尊敬和爱戴。这从新浪网网友的评论中就能深切感受到。仅仅两天,就有上百条悼念他的发贴。这些网友的贴子情真意切,十分感人。可见,对...

王淑芳的北斗“星”路

2021年02月19日29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我国正在实施的自主发展、独立运行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22岁大学毕业,她即参与北斗系统研发,她见证了北斗问世。 今年44岁的交通运输部导航中心高级工程师王淑芳,22年来的工作,与北斗事业如影随形。 她的北斗“星”路历程,一...

中国第一台万吨水压机

2021年02月19日30
    1962年6月22日,是中国工业史上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我国自行设计制造的一万二千吨自由锻造水压机建成并正式投产了。上海市工业部门负责人,江南造船厂、重型机器厂和各协作厂家的代表聚集在现场。16.7米高的水压机像一个钢铁巨人,炉门缓缓升起,炽热的钢锭送进去,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