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田保:悬索桥“科”的“专科医生”
2020年04月09日22
个人介绍:万田保,1966年生,江西鹰潭人,工学硕士,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长期从事大跨度桥梁的设计工作,特别是大跨度索承重桥梁的设计,作为主要负责人参与了泰州长江公路大桥、武汉鹦鹉洲长江大桥、合福铁路铜陵长江...
中国工程院院士刘正东:择一领域 共其成长
2020年04月03日27
“个人成长应融入国家社会的发展。”近日,在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中国工程院院士刘正东强调行胜于言,他正以自己对待科研认真、执着的行为影响着同事、学生和身边的人。 选择可能的“卡脖子”问题 “你如果想进入科技殿堂,一定要先...
“中国的桥梁都是中国造”
2020年03月16日25
“改革开放以来40年,中国的桥梁都是中国人自己造的。”近日,我校土木工程防灾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葛耀君接受采访时表示,2000年至今国际桥协杰出结构奖共评出47项,中国占了11项,包括6个桥梁项目(其中,上海卢浦大桥、苏通长江大桥、西堠门大桥、泰州长江大桥等4座都有同济人...
同济“桥梁世家”!如果没有抗风设计,大桥就像一个巨型“秋千”
2020年03月15日24
近年来,中国一直被称为“基建狂魔”,工程建设的规模,技术的创新都获得了极大的认可和肯定。2018年9月,我校葛耀君教授成功当选国际桥梁与结构工程协会主席 [1]。中国工程也已经走出国门,向世界迈进。桥架南北,天堑通途,我们跨过了前人难以逾越的高山大川,创造了众多奇迹。那么,中...
李国豪:一生才智架桥梁
2020年03月15日26
在同济大学百年发展史上,他发挥的作用和影响最为长远而深刻,堪称‘同济之魂’。他对同济大学的建设和发展,专攻的桥梁工程学科达到中国领先水平并在国际上具有显著影响,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他崇尚真知、严谨求实的治学之道,诲人不倦、立校为公的崇高品德,为同济大学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钟万勰院士:要给中国数学争这一席之地
2020年03月15日22
“中国人就应占有这一席之地,有什么不敢讲的。别熊,要给中国数学争这一席之地,提提气,要配得上国家的崛起”。7月10日上午,在2019年全国青少年高校科学营大连理工大学分营的开营第一课上,中国科学院院士、计算力学专家、85岁高龄的钟万勰教授这样勉励参与科学营的高中生们。他从...
同济大学纪念李国豪诞辰100周年 工程技术界后生重温大师箴言
2020年03月15日23
武汉长江大桥、南京长江大桥、南浦大桥、杨浦大桥、虎门珠江大桥……在中国,很多著名大桥的背后都有一个人的名字。 在上海,这个名字更是勾连很多重大工程项目:初建的宝钢工程、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洋山深水港工程论证和评审,以及东海大桥的建设…… 他就是李国豪,杰出的科学家...
著名桥梁专家李国豪
2020年03月14日24
李国豪(1913~2005)著名桥梁学家。1913年4月13日出生于广东省梅县(今属梅州市)一户农民家庭。1929年考入上海同济大学土木系,1936年从同济大学毕业后,留校担任钢结构课助教,1937年获德国洪堡基金会奖学金,因抗战爆发,延至1938年赴德国达姆施培特工业大学留...
院士李国豪和宝钢
2020年03月14日25
宝钢是上海的骄傲,也是全国的骄傲。二十几年来,宝钢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其间历经几次惊心动魄。 1978年12月23日,宝钢在上海宝山县的长江沿岸动工兴建。二十余位科技界、经济界专家学者组成了宝钢技术顾问委员会,同济大学校长、桥梁力学专家李国豪学部委员(...
三十年铸就“彩虹的脊梁” ――记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获得者 桥梁专家范立础
2020年03月13日25
“我校范立础院士领衔的‘大跨高墩桥梁抗震设计关键技术’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这是我校的历史性突破,也是今年上海唯一的一等奖。”“喜报”赫然置顶于同济大学校园网,师生们无不为之振奋。 这边,一袭暗格条纹西装的范立础走在校园的林阴路上,依然中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