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播种

  • 最新
  • 浏览
  • 评论

科研四境界

2023年11月24日31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指出:“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须经过三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界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王国维是国学大师...

搞科研要学习韩国队的四种精神

2023年11月24日35
    韩国队在2018俄罗斯世界杯小组赛的最后一场比赛中,顽强拼搏力克卫冕冠军德国队。这非常出人意料,大大提振了我们亚洲足球的雄风。但是,也在情理之中,因为韩国队一直是一支永不放弃(Never give up)的队伍。现代科研分工越来越细,更加强调团队协作,科...

丁肇中演讲启发的“中国科学家的升官悖论 ”

2023年11月24日32
    世界著名的实验物理学家、华裔诺贝尔奖获得者丁肇中先生2018年7月6日在山东大学发表演讲,介绍了自己经历的现代物理的重要实验以及自己做自然科学研究的体会。在演讲中,他还特别指出:中国的科学家一有成绩以后,就升官了。升官呢,用我的话说,就是“误入歧途”了。...

名教授英年早逝之头衔猛于虎

2023年11月24日34
    最近,有几名具有国家级头衔的著名教授在四五十岁的英年早逝的消息刷屏了朋友圈。大家在哀痛和哀叹的同时,也在默默思考如何在压力与日俱增的科研环境下更好地生存和生活。在互联网时代搞科研,不仅要与国内同行竞争,还要和国际同行竞争,压力之大可想而知。 以前做科...

如何成为科研牛人?

2023年11月24日33
    由于漫长的新冠疫情,大家在鼠年蛰伏了1年,终于迎来了期盼已久的牛年。由于我国特有的制度优势,在牛年,我国疫情已经基本消除,遥遥领先于发达国家,人民的日常生活也基本恢复了正常,真的是“牛”转乾坤啊。 作为科研人员,在我国科研大部分指标已经稳居世界第二,...

“天问一号”成功着陆火星带来的三大自信

2023年11月24日29
    经过约300天的太空飞行,2021年5月15日,“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及携带的祝融号火星车成功着陆在火星表面。这是中国航天和火星探测史上的一个重大历史性时刻,因为这意味着中国成为美国、俄罗斯以外,第三个实现登陆火星的国家。如果考虑到俄罗斯的火星探测器着陆...

国际领先的人工智能团队值得我们学习和深思

2023年11月24日32
    如其说,人工智能(AI)现今热潮是Hinton等图灵奖获得者引发的,不如说是DeepMind(深度思考,简称深思)团队引爆的。DeepMind团队一路走来,惊喜不断,突破不断,是人工智能技术的标杆和领头羊。我们不仅要问DeepMind这个小公司究竟是何来...

科学探索永远在路上:广大落选者千万不要气馁

2023年11月24日35
    最近,科学探索奖终于公布了,经过层层筛选,50名青年才俊从1000多名申请者中脱颖而出,入选率不到5%,落选率超过95%。在科学探索奖的评选过程中,我相信肯定有一些专家提名了暂时没有名气、也没有太多成果,但是极具创新精神的年轻人才。但是,经过层层筛选,...

科技强国的征途上既有邓稼先,也有杨振宁:千里共同途之我见

2023年11月24日33
    2021年9月22日下午,清华大学、中国物理学会、香港中文大学联合主办杨振宁先生学术思想研讨会-贺杨先生百岁华诞在清华大学隆重举行。群英会集,群贤毕至。会上,杨振宁先生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同途”为题发表了讲话,深情怀念挚友“两弹一星”元勋邓稼先,并提到...

为敢于直面实际难题的数学菲尔茨奖得主点赞

2023年11月24日32
    近日,经巴黎萨克雷大学确认,数学最高奖菲尔兹奖得主、法国数学家洛朗・拉福格 (Laurent Lafforgue) 将加入华为团队,在华为开展数学研究。为什么著名数学家离开大学加盟公司?大家议论纷纷。 在大学校园里面,舒舒服服的研究理论问题、申请科研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