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精神

  • 最新
  • 浏览
  • 评论

少年儿童素质教育喜忧参半

2004年01月23日31
  改革开放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中国少年儿童素质状况调查近日揭晓。这次调查由全国妇联领导,国家统计局批准,中国儿童中心历时一年组织实施的。此次抽样在全国除港、澳、台、西藏以外的30个省、市、自治区中,共抽取了42000个少年儿童及其父母的样本,首次对中国少年儿童的素质状况进行了摸底。   少年儿童...

拓展素质教育的空间

2004年01月23日34
  关于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的讨论,人们已经听得太多、看得太多了。以至于观念和言语在我们面前形成了一道屏障。读了中国青年报《语文教学的叛徒》黄玉峰老师和他的学生们的报道后,我产生这样的感觉――当许多人在等待着“素质教育体制”的时候,积极的素质教育实践,正悄然生长着。   “应试教育还是素质教育”的...

21世纪人们必须具备什么样的素质

2004年01月23日27
    在21世纪,家长要对子女实施素质教育,首先应明确现代社会需要人们具备什么样的素质 。这个问题不弄清楚,就无法对子女实施素质教育。   对于人个体的发展,不论是什么时代的儿童都要坚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使自己成为 道德高尚、智力发达、情趣高雅的人。从社会发展的需要来说,不同的社...

培养创造力应做到“三要”

2004年01月23日31
     素质教育有着丰富的内涵,其中,培养创造力是一个重要课题。培养创造力,应做到“三要”。   一.要改变陈旧的教育观念。   首先,教育的目的不是追求升学率,而是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面向全体学生。   其次,教育不是学生适应的教育,而是适应学生的教育。另有些学生为主体,同...

中国孩子为何后劲不足

2004年01月23日24
    黄全愈,美国迈阿密大学教育管理学博士,《素质教育在美国》一书的作者。   辩题为“高中生出国利大还是弊大”的首场辩论结束后,反方武汉大学的三辩说:“虽然我们辩论的立场是弊大于利,但我个人认为高中生出国是一个潮流。”   辩论中提到,去国外接受高等教育的理由有很多,最重要的还是认为...

创造素质――21世纪育人焦点

2004年01月23日25
  人才的创造素质,是人的多项素质的核心。素质教育的核心就是培养创造力,唯有抓住了这个问题,素质教育才抓住了根本。   一.21世纪呼唤创造性人才21世纪是激烈竞争的世纪。世界各国之间的竞争,是综合国力的竞争,说到底,就是国民创造力的竞争,是创造性人才的创造速度和创造效率的竞争。江泽民同志在全国...

素质教育首先是“动手教育”

2004年01月23日28
  与其他一些中小学校相比,人大附中开设的劳动技术教育课程具有两个明显的特点:一是充分发挥学校处在中关村高科技产业区中心地带的区位优势,把最能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科技发明创造引入课堂,从而把区位优势转化为学校在某一领域里的教学优势;二是从指导学生申请科技发明专利入手,将课堂教育、学校教育...

教师的威信:教育的潜在动力

2004年01月23日33
  一、教师威信的内在的价值   1. 教师的威信是开展和做好教学工作的必要前提   一位有威信的教师教学时,会呈现出秩序井然、气氛和蔼的学习局面。学生会发自内心的尊敬和热爱这位教师,因而会高度自觉、积极主动的投入学习,学生不但不会为高强度的智力投入感到困乏和疲倦,甚至还会伴随着教学的进程,...

21世纪学校教育什么样

2004年01月23日31
     二十一世纪的学校应实施怎样的教育?德国马普协会会长胡伯特・马可尔教授认为,二十一世纪的学校应对学生进行价值教育。这种价值教育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传统价值观与创新意识随着生活环境的变化,传统的人生价值观更显示出其重要性。帮助青年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在学校教育中...

科教兴国 民富国强

2004年01月23日42
  科学属于全人类,一切爱好和平的人民,只有共同掌握了科学知识,才能凝成一股征服自然的巨大力量,推动社会前进。   茅以升――桥梁专家。1896年1月9 日生于江苏无锡。1955年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任何一门学科发展的原始动力都是人类自身生存和发展的迫切需要。   赵其国――土壤地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