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精神

  • 最新
  • 浏览
  • 评论

知识经济的学生观

2004年01月15日39
    一.学生是具有生命意义的人   传统的教育思想把学生当成可以利用的工具和容纳知识的容器,学校普遍流行注入式的教学模式,把正常的师生关系即人与人的关系扭曲为人与机的关系,因此,出现了教育领域里见物不见人的怪现象历史发展的今天,应该看到,学生时代是人一生中最富生命力、生命色彩最丰富斑...

中国教育忧思录

2004年01月15日39
      丘成桐,1949年出生于广东蕉岭。在香港就读于沙田小学,培正中学和香港中文大学,主修数学。仅3年就修完全部课程,进入美国加州柏克莱分校,追随时代微积分几何大师陈省身深造。1978年,年仅29岁时攻破几何学上的难题--"卡比拉猜想",轰动国际数学界...

北大之精神

2004年01月15日44
     今日为母校二十九周年纪念,令人发生深切之印象。现学校既受军阀之摧残而暂时消灭,但今天之纪念会,仍能在杭州举行,聚昔日师友同学至二百数十人之多,可见吾北大形质暂时虽去,而北大之精神则依然存在。   回忆母校自蔡先生执掌校务以来,力图改革,五四运动,打倒卖国贼,作人民思想之先导。此种虽斧...

回到育才,超越育才――当今中国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

2004年01月14日36
    一、育才遗产是当今中国教育改革的最佳范本   晓庄师范是陶行知实践乡村教育的一个起点,也是陶行知实践生活教育的一个最早的基地。只是因为晓庄,生活教育运动才终于有了自己的物质依托,才走向全国。正因为如此,后来的史家对晓庄师范予以高度关注,晓庄研究成果斐然...

发达国家小学艺术教育现代化管窥及启示

2004年01月14日37
    一、发达国家小学艺术教育的现代化特征  综观美国、法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小学艺术教育现代化发展的现状,主要有以下特征:  (1)教育对象普及化。各发达国家把艺术教育作为义务教育中一项必不可少的内容认真抓好,他们在制订现代课程计划时,均把艺术教育纳入其中。例如,美国在州地方当局有...

中外小学美术教育管窥

2004年01月14日35
  近十来年,中国美术教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从颁布《中小学美术教学大纲》之日起,以中国特色为前提的基础美术教育体系初步形成。特别是小学美术教育涉及面之广大、体系之完备让人感到欣慰。然而,与境外发达国家、地区的美术教育比较起来虽各有优劣,但还存在一定的差异。本文就此谈一些粗浅的认识。   ...

谈谈中国的考试、教育和用人

2004年01月14日40
  考试是全世界通行的一种选拔人才的方式,一个孩子到底怎样,需要一定的测量手段,以便获得客观的结论。然而遗憾的是,这种测量的客观性从来都是成问题的,鉴于偶然性的存在可能造成显著的差距,中国的教师们聪明地发展了臭名昭著的题海战术,试图指望孩子们接触一切可能的题型,以便应付一切“意外”。尤其重要的...

我们如何建设世界第一流的大学

2004年01月14日39
  面对新世纪,建设世界第一流大学,除了硬件的建设,我国高等教育是否也同样有一些在软件上着眼,着眼于长远发展之举。比如一方面,国家的211工程的硬件建设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另一方面,也有网络教育和英语教育的软件建设与高等教育发展的关系。    我个人以为,网络教育和双语教育可能...

孩子能不能搞研究

2004年01月14日33
    初级教育打基础,高级教育做学问?   美国孩子张口闭口就是"我认为","根据我的思考","我的理论是……”“我的结论是……”   在中国人眼里,这些乳臭未干的黄毛小子或丫头,口气大得不得了。   我在国内当工人的时候,写过几个"电影剧本"。有一次...

国外高等教育追求的目标及实施策略

2004年01月14日37
    如何处理知识的系统性和知识成长的关系  问题是使学生掌握现有的知识体系,还是帮助学生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问题  对待这个问题有两种策略,一是由教师系统的传授已有的知识,学生的任务就是对这些知识的消化,吸收和掌握。这种办法类似中国现有的教学方法,老师对学生单方面的灌输。另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