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趣”的牛顿缘何是大师
2009年01月13日30
关于文理分科的利弊是非,争议由来已久。反对文理分科的人,期待文理融合能使中国再出科学精神和人文情怀兼备的大师级人物。什么样的人物才够资格称大师,历来还没有一个太确定的标准。如果我们把近代物理学奠基人牛顿称为大师,恐怕不会有太多人表示反对。但读过这位科学巨人的传记之后,你会发现大师的形象定位与我们的...
素质教育――独立思考才是本
2008年09月10日28
今天是一个忙碌的时代,教育更是忙得不可开交,即便是假期,人们还是忙于给自己的孩子搞“素质教育”。且看今天那么多的家长忙于把自己的孩子送进那些舞蹈班、音乐班、钢琴班、英语班、武术班……一切忙忙碌碌,可是我们达到教育的效果了吗?竹篮打水一场空,我们还是一无所有,那究竟我们的素质教育是什么? 素质...
莫让教材在循环使用中失去功用
2008年09月08日30
随着新学期开学,教材循环使用又被提到议事日程。但是,浙江萧山中、小学新学期开始作出课本循环使用的规定,新发课本一个字都不能写,否则双倍罚款,学校称这是保护环境,培养学生责任意识。对此,众多家长自买课本。(9月7日今日早报) 教材循环使用,可以培养学生的节约意识,环保理念,减少资源浪费,降低...
让理想的阳光升腾
2008年09月07日29
当我从网上看到教育部的一位发言人说:“现在的青年缺少理想和梦想”的时候,作为一个教师,我的心头便忽然感受到一阵难以遏止的悲哀。我之所以如此,正是因为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我觉得我们都应该扪心自问:“到底是谁夺去了年轻人心中的理想?”而这样的一个关乎国家前途命运和民族兴衰的大问题,岂能只是嘴上轻飘飘的...
教育的理想与理想的教育──为新世纪新教育而作(代自序)
2008年09月07日28
教育是神圣而崇高的,教育是育人的事业, 教育的使命让人从无知走向睿智,从幼稚走向成熟, 教育的最高境界是逐步形成自我教育的人格。 教育需要激情,需要全身心投入与无私奉献; 教育需要诗意,需要洋溢着浪漫主义的情怀; 教育需要机智,需要把握每一个转瞬即逝...
中国外语教育制度批判――外语一票否决是否定人的多样性、扼制竞争的制度
2008年08月01日30
当今社会,外语的重要尤其英语的重要已勿需多言。但重要不等于人人必须学习外语,不等于人人必须把外语学到优秀、高级的程度,不等于不懂外语就不能成才,不等于只有学好外语才能了解外国,不等于学好现在这种模式下的外语才是学好外语。历史经验表明,什么科目(被政府)突出得过了头,已至于形成所谓...
教育:中国人心中永远的痛――关于中国教育问题的断想
2008年08月01日31
中国教育在20多年前以“恢复高考”为标志,成为文革之后与“大包干”同步开始、最先进入变革的领域,但是到目前却成为最滞后的领域之一。在这过程中,不可谓改革招数不多、也不可谓措施变化不多、更不可谓政策反复不多。可是不管如何,中国教育在今日,无论怎么改都既无法解决自己的困境、也难以应对...
弱国教育:中国的外语政策是弱国政策
2008年07月24日26
高考恢复后,我们的考试科目从“不考外语”,经历了“考外语但成绩只以百分之十的比例计入总分”,以后逐年增加比率这一过程,最后到了百分之百。最近几年来,高考实行改革,搞“3+X”制,外语则成了与国语(语文)、数学并列的三大重要基础课程。 与此同时,一系列的外语政策也随之出台:职称评定要考外语,从中...
大学的“脾气”有多大
2008年07月13日26
大学的“脾气”有多大?这个不能一概而论。许多大学的“脾气”那可是相当的大。 在苏格兰北部一个教育不发达的边区,有一位女学生中学毕业的考试成绩达到了申请牛津大学的标准。这可是当地近百年来头一遭,当地政府十分重视。令人遗憾的是牛津大学的教授面试后说,该生不具备牛津大学要求的创造潜质,不要。于是,当...
中国教育的现状与思考
2008年07月12日24
教育是一个国家最大的基础工程,需要国家的巨额投入与全社会的共同努力,这个工程没有搞好,就培养不出有信仰、有道德、有理想且身心健康的人才,没有人才何谈民族振兴、何来国家富强。教育所输送的人才不仅关系到国家其它投入的产出效果与效率,也是社会资源和国家潜力的核心成分,一个国家亏待了教育就是主动放弃了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