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评权重要 批评的环境更重要
2009年08月30日26
事实上,现在的老师,已经不再是“传道、授业、解惑”了,“传道”也者,基本上是每一个学生成长过程中的一个空白,“授业”的任务也非老师能够独立承担,剩下的主要事情就是“解惑”。在老师使命不知不觉发生变化的前提下授予的“批评权”,自然没有充分运用的土壤。 也好,社会分工嘛,现代化嘛,全社会...
美��父母如何�子女�L成?
2009年08月29日27
有人�f:“美��人�ι弦淮�要像中��人,中��人�ο乱淮�要�W美��人”。 �@�的道理何在?中��人“百善孝�橄取保�美��人孝心欠缺。美��人�ψ优�的教育,在乎的是活��、多元、自由、��容。中��人�ψ优�的教育�^分超前化,揠苗助�L�F象�乐亍� 美��父母��化�n�I�W�,...
加拿大小学教育:尊重孩子个性 培养创新精神
2009年08月29日26
华人是世界上最重视教育的民族之一。中国传统的价值观从来就是“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学而优则仕”等一整套儒家理论。不管走到哪里,中国人这种传统,都将伴随着他。 不过,虽然华人非常重视教育,却是把教育作为手段和工具来用的。华人鼓励孩子好好学习的功利性很强,读书是为了出人头地,为了...
中外教育比较
2009年08月27日25
制造神童与保护天性 美国内华达州一位叫伊迪丝的三岁女孩告诉妈妈,她认识礼品盒上的字母O,是幼儿园老师教的。这位母亲一纸诉状将幼儿园告上法庭,理由是幼儿园剥夺了孩子的想象力。因为此前,孩子能把O说成是苹果、太阳、足球、鸟蛋之类的圆形东西,而自从识读了26个字母,这种能力就丧失了。...
中国孩子和美国孩子最大的区别是什么?
2009年08月27日28
中国孩子和美国有什么不同吗?当然有了。首先,他们长得就不一样。中国孩子是黑眼睛黑头发黄皮肤,美国孩子则是蓝眼睛黄头发白皮肤。说实话,当我们比较任何两个不同的人或事时,既身处其中又远观细玩, 这和雾里看花水中望月大有相似之处。表面的不同很容易分辨,...
中国父母最易犯的错误----呼吁中国父母别再做孩子的拐棍
2009年01月19日29
对子女的百般呵护,虽然我没有做过家长,但是他们的心情是我是完全可以理解的,而且家长们的忧虑也不无根据--有关未成年人遭遇险境和坏人侵扰的报道不时见诸报刊。到底是现在的孩子免疫力变低,还是社会环境过于恶劣?也许这两方面的因素应该都有。但是我们今天想说的不是这个。 孩子画画,家长 “...
中国大学生到底哪些方面不行?
2008年08月01日30
作者电子信箱:liuky_szb@21cn.net 最近读到一则报道,今年我国大学毕业生有100多万人找不到工作,但许多高新科技公司又难以招到合适的人才,其中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大学生本身能力差显然是原因之一。 留美学者薛涌写了一篇《中国的大学生为什么不行?》的文章,其中...
大学文化育人与国家软实力提升
2008年07月15日30
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大学是传承、创新、引领文化的重要基地,在提...
浅谈学生合作精神的培养
2008年06月27日34
“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这句已被改成流行歌词的古语,说明了人与人之间互助合作的重要性。一个人要立足于社会,就离不开竞争和合作,国外一位心理学教授,在进行多年的研究后,把“与同事真诚合作”列为成功的九大要素之一;同时把“言行孤僻,不善于与他人合作”列为失败的九大要素之首...
让批评成为一道美肴
2008年06月27日26
教师在管理班级和教学过程中,有时必须对犯错误的学生进行必要的批评,使其认识错误,纠正错误。在实施批评时,教师若缺乏批评的艺术,不仅达不到使学生纠正错误的目的,师生间还容易产生隔阂,造成矛盾。那么如何运用批评的手段,才能达到教育和帮助学生的目的,让批评成为学生的一道美肴呢?笔者认为,批评时要把握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