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民族思维 > 思维方式 > 正文内容

德国模式对中国的启示

2012年11月21日
  超越极权统治与权贵资本主义,智能地面对现实与未来。这是德国对中国和平统一的巨大启示。

快乐取代悲怆。二十多年前柏林围墙倒下,分裂了近半个世纪的西德与东德,终于一笑泯恩仇,结合为一个统一的国家。当时的统派克服了很多的反对的声音,压倒种种质疑的声音,让这个贝多芬的国度唱起了《快乐颂》,挥别痛苦的《悲怆奏鸣曲》。 

但统一的《快乐颂》的旋律后面,是沉重的经济代价。二十多年来,西德一直向东德输血。但这样的代价,德国人愿意付出,而背后是因为德国人不但追寻经济的利益,还在追求一个更美好、更有理想性的德意志共和国、一个可以让全体德国人都自豪的国家。 

这就是一次迈向更高的道德制高点的旅程,一次让德国价值添加更多亮点的过程。德国是一个在全球社区中对人类价值最敏感、最多反思、和最有前瞻性的国家。它早在二零零零年就决定,要在二零二一年之前,将全国的核电厂关闭,也因此让当下深受核灾之害的日本人民感叹不已,觉得德国毕竟比日本更有前瞻性。德国也是在公立教育、公共医疗的社保体系里,最有人道精神、也走在全球发达国家的前列。它当然也没有参加这次北约和美国空袭利比亚的军事行动,不会让自己的子弟兵卷进了一场侵犯别国主权的战争。 

而对东德人来说,统一也使他们彻底告别斯大林极权主义的阴影。二零零六年德国推出电影《窃听风暴》("The Lives of Others"),描绘东德社会特务遍地、以及知识分子与之博弈的惨痛过程,勾起了多少德国人的痛苦回忆,他们都不分东西,不分地域,都决心和过去的极权主义决裂,让德国走向一个没有恐惧、没有特务刺探人民思想、监督人民生活的社会。 

这电影也意外地在中国大陆引起了强烈的共鸣。一些来香港观光的中国大陆旅客在香港的电影院看到这部电影,被感动得泪流满面,并且会情不自禁地与中国的历史和现实比较。尽管这电影在中国大陆不能上演,但它的盗版 DVD在京沪等城市的街头都可以买到,也可以在网上看到,使中国人对德国的「历史自我检讨」深怀敬意。 

德国社会都有强大的共识,不能再被偏激、限制人民权利的意识形态所绑架,也不能被大财团与政府勾结的权贵资本主义所左右。德国的统一,不仅是统一了领土,也统一了不同政治理念和利益之争,寻找一个最佳的平衡点。它的社会福利政策周延,能及时救急,保护弱势群体,但又不会出现「养懒人」的弊病,早就超越了美国的健保之争。同时德国的教育都拥有很高的投入,政府提供的经费丰沛,全力培育人才,不受阶级所限,形成人才链条的良性循环。 

也就是说,德国对国家建设和个人权利都有一套完整的体系,超越了美国政坛各走极端的偏狭。它的背后当然是一个深厚的人文空间,秉承从歌德到康德的哲学理念,对沧桑历史作出深刻反思,勇敢面对自己的过去,也智能地面对现实与未来。这是统一的德国的自我期许,也对争取与台湾和平统一的中国大陆,带来巨大的启示。

版权声明:賾者网(国籍.中国)网站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德国模式对中国的启示” 的相关文章

改进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为士柏网“中国新文化讨论”而作

    思维方式是人们大脑活动的内在程式,它对人们的言行(及至影响外部世界)起决定性作用。思维方式表面上具非物质性,象人的思想一样,无色无形,不可捕摸,它主要由后天环境(文化及教育的)影响所致;思维方式其实又具物质性,大脑皮层对相同事物的反映,会引起皮层“触突”产生某种化学反...

鲁迅与胡适的两种选择

      “现代性”一词已被许多知识者所注意,但我们发现,在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中,“现代性”的资源,或者说具有“现代性”意味的文化因子,少得可怜。因此,在打量这一概念时,知识界不得不求助于域外,而这一概念的本身,也正因为是舶来的,所以置身于这一语境...

潜意识的力量

  你有绝对权利随时可以控制的惟一对象,就是你的心态,这里所谓的"控制权利"是表示你"可以"控制,但并不表示你真的已控制,你必须学习运用此一权利并把它变成一种习惯。  内心里的意识是进行推理和思考的场所,它会分析各种资讯和数据并且导引通往潜意识之路,意识是经验发展的结果。  但潜意识不会思考...

理性

    理性是进步的根源,是素质的标志。只有当理性的光辉照耀到全体国民时,民族才能谈得上成熟。优秀的民族是理性的,优秀的人才也是理性的。一个缺乏理性的人,不仅难以发展,而且难以快乐生活。 一个成熟的人,通常不会受感情困扰。如果一个人常为情所困,说明他还不成...

也谈现代科学为什么产生于欧洲?

     现代科学为什么产生于欧洲,而不是产生于中国?  今天不少人往往将此归结为的“实证主义”,甚至干脆归结于“唯物主义”。  往往把实验验证理论的方法,  作为十七世纪和十九世纪中叶,科学的新思想和新方法开始出现的标志。  难道真的是这样吗?  今天当我们论述科学精神时,经常被提到的一个例...

中国人的命及其它

     谈起命和命运很多人会想到“生命”,“革命”,以为“命”者唯生命而已,其实这就有失狭义了。文化之中的“命运”不仅包括了一个人的生命,还蕴有人一生之发展态势,和生活的质量。古今中外都有”算命”的,中国的算命包括了人的吉凶祸福,身家性命,而外国的算命多是预测一个人是不是运气,什么时候可以尽情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