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科学精神 > 科普播种 > 正文内容

努力奋斗的法拉第

2004年03月04日
朋友,你一定知道法拉第这个光辉的名字吧!他在1831年发现的电磁感应现象,预告了发电机的诞生,开创了电气化的新时代。他毕生致力研究的科学理论──场的理论,引起了物理学的革命。相传法拉第的老师戴维,一个誉满全球、世界公认的大化学家在瑞士日内瓦养病时,有人问他一生中最伟大的发现是什么,他绝口不提自己发现的钠、钾、氯、氟等元素,却说:

“我最伟大的发现是一个人,是法拉第!”

是的,戴维回答得好,重要的是人!下面就是这个学徒出身的大科学家在踏进科学大门之前,在坎坷的生活道路上向往科学、努力奋斗以及在进入科学殿堂之后建立丰碑的故事。

为了装备自己的小实验室,法拉第到药房里去拣别人扔掉的瓶子,花半个便士买一点最便宜的药品。他抱着拣来的、买来的东西,回到书店里的阁楼上,心里乐开了花。从此,每天下工以后,法拉第埋头在自己的小实验室里点上一支蜡烛,进行实验。

从13岁到21岁,法拉第在书店里当了8年学徒。这正是他长知识、长身体的时期。在将近3000个夜晚,法拉第把时间都用在读书和实验上了。

1791年9月22日,迈克尔.法拉第出生在一个铁匠的家里。他父亲体弱多病,铁匠铺开不下去了,最后只好盘给人家,自己去当帮工。为了维持生活,法拉第12岁当报童,13岁去里波先生的书店里当学徒,学装订手艺。从此,法拉第走上了生活的道路。

在里波先生的书店里,到处是书。这里是智慧的源泉,知识的海洋。法拉第象一块巨大的海绵,在知识的海洋里贪婪地吸吮着。劳动了一天以后,他在微弱的烛光下拼命地读书。书里讲的那些电的现象和化学实验,把法拉第迷住了。他渴望把书上讲的那些实验能做一遍,可是一个穷学徒哪来的钱买仪器和药品呢!

里波先生的书店在伦敦是很有名气的,加上法拉第手艺出众,态度和气,赢得了顾客的好感。因此,皇家学会很多会员,都乐意把自己的科技书籍送来装订。顾客中有位当斯先生很喜欢法拉第,有一次他送给法拉第4张入场券,让他去皇家学院听大化学家戴维的讲座。

1812年2月的一个晚上,法拉第生平第一次跨进皇家学院的大门,坐在阶梯形的讲演厅里。他的心情紧张而又焦急。戴维终于出现了,大厅里响起一阵阵热烈的掌声。戴维讲的题目是发热发光物质,讲得那么轻松,却又那么透彻。他精神抖擞,神采奕奕,天才的光华和热力,似乎正从他的身上向外辐射。法拉第被深深地吸引住了,他飞快地记着,笔记本翻过一页又一页。

法拉第一连听了戴维的4次讲座,好像游历了美丽、庄严、圣洁的科学殿堂,那里阳光灿烂,照得他心里光明、温暖。他把4次听讲的笔记仔细整理以后,用漂亮的皮封面装订成册。他经常轻轻地翻阅,多么渴望 能从事科学研究工作啊!

遗憾的是,在那个时代,命运对穷人从来不露出笑脸。它总是一副威严、狰狞的面孔,迫使你对它膜拜和屈服。然而,也有许多穷人并不屈从,他们顽强地和命运搏斗。法拉第就是其中最顽强的一个。这个铁匠的儿子,从小爱看父亲挥舞大锤,一下一下地锻打烧红的铁块。铁块变冷变硬以后,父亲把它放在炉火里重新烧红。经过千锤百炼,铁坯终于按照人的意志变成各种工具。父亲曾经自豪地对他说:铁匠面前永远没有顽铁。多少年来,父亲的话一直激励着他。

于是,他决定写信给当时的英国皇家学会会长班克斯爵士,要求在皇家学院找个工作,哪怕在实验室里洗瓶子也行。他心神不宁地等了整整一个星期,音信全无。他忍不住跑到皇家学院去打听,得到的回音只是冷冰冰的一句话:“班克斯爵士说,你的信不必回复!”

受到这个屈辱的打击,法拉第感到伤心。但他毫不气馁。他想起自己学画的经历。法拉第从小就练得一手好字。至于绘画,他是从一个名叫马克里埃的法国画家那里学来的。那位曾经给拿破仑皇帝画过像,后来横渡英吉利海峡,流亡到伦敦的画家,恰好借住在里波先生铺子的楼上,和法拉第成了邻居。画家看到法拉第学画心切,答应教他。作为交换条件,法拉第要替画家擦皮靴和收拾房间。画家心眼不坏,教得也很认真,可脾气不好,经常责骂法拉第。法拉第逆来顺受,坚持跟他学画,终于学会了投影和透视,能够逼真地、艺术地把眼前的东西画下来。从这段经历中,他体会到:只有忍辱负重,敢于向命运挑战,才能把本来不属于自己的东西追求到手。

法拉第又一次向命运挑战了。他鼓起勇气给戴维写信,并且把装订成册的戴维4次讲座的笔记一起送去。法拉第巨大的热情、超人的记忆和献身科学的精神,感动了这位大化学家。法拉第到皇家学院化学实验室当了戴维的助手。科学圣殿的大门向学陡出身的法拉弟打开了!

版权声明:賾者网(国籍.中国)网站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努力奋斗的法拉第” 的相关文章

呼唤中国科学的原创性

    2002年8月,第24届国际数学家大会在北京召开,这是我国迎来的第一次数学家大会,会上云集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大数学家。这次大会把菲尔茨奖�D�D数学界的诺贝尔奖�D�D授予了法国数学家洛朗・拉佛阁和俄罗斯数学家弗拉基米・沃沃斯基。中国的数学家虽然也很想获此殊荣,但终未能如愿,因为菲...

中国为什么衰落

      一个国家由盛转衰而甚至没落,历史的例子有的是。但这些不是小国,就是那些在文化上不可以大书特书的。中国是一个例外。这不是我个人之见。老外学者朋友,一提到中国的历史,都为我们从极盛下降至极衰的这一千年摇头叹息,感到奇哉怪也。   任何国家都有上有落,...

怎样成为一位科学家?

      科学已经深入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科学必需的!  在许多人的眼里,这根本就不是一个问题了。这是因为科学和我们日常生活已经具有了密切关系。公众因为科学和科学密切有关的技术科学所享受的实实在在的益处。  科学和技术的进步使人们能够...

日本诺贝尔奖得主箴言录

      日本在最近3年中连续涌现了4位诺贝尔科学奖获得者,他们分别是化学奖得主白川英树、野依良治、田中耕一和物理学奖得主小柴昌俊。这四位科学家分别对科研与国家的关系、治学、人才与教育等领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下面是4位诺奖得主的讲话撷英,相信对人们定会大有裨益。日本已经定下目标,要...

打好基础 真才实干

      基础功,祖国文字是先锋。尤宜一丝不苟,学到尽善尽美,优读优写,字词标点准确用,莫错笔画莫混同。文字表达流畅通,更添润色简洁功。  陈国达�D�D大地构造学家。1912年1月22日生于广东新会。1980年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提高教学质量的首要一环是提高基础课的教学质量。“...

治学有道 博识远见

      学习要经过自己的头脑消化,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多问几个为什么,切莫人云亦云;经验不等于科学,要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去学习,去探索。  赵洪璋�D�D作物育种学家。1918年生于河南淇县。1955年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培养独立工作能力,其中最重要的是自学能力。有些学生毕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