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科学精神 > 科普播种 > 正文内容

最高龄诺奖获得者和他的洒脱导师给我们的启示

2023年11月11日
   

97岁高龄的Goodenough因为锂电池研究的突出贡献,不负众望的获得2019年诺贝尔化学奖,是一个非常励志的故事,引发了大家的思考和广泛评论。一查资料,Goodenough在美国出生,在耶鲁大学本科毕业,在芝加哥大学博士毕业。我想当然地认为他一定是师从著名的化学专家,在导师的精心指导下,一步一步走向成功。 没想到,他的导师Zener是一个甩手掌柜,对他的指导只有2句话:“现在你有二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找到一个问题。第二个问题是把它解决掉,祝好运。”。哇塞,就这么简单明了。Zener是我听说过的最潇洒导师,不乱指方向,不好为人师,不诲人不倦。他们的故事给我们很大的启发。

首先,尊重研究生的兴趣和爱好非常重要。导师感兴趣的不一定是学生感兴趣的。人只有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才会倍加努力,才会不知疲倦,才会迸发创造力。有些导师非常牛,但是管得太细,从研究方向到研究思路,都不放心,要反复指导,给研究生很少的发挥空间。这样使得研究生有跟着例题做作业的感觉,据说在前几年,某研究所一名优秀博士生,虽然发了很多顶刊论文,但是感觉很像做作业,最后放弃科研而去高中当老师了。

其次,洒脱幽默的导师才能有乐观上进的研究生。Zener不仅开明洒脱,还很风趣幽默。Zener这2句幽默的指导,犹如2句禅宗偈语,Goodenough立马“顿悟”了科研的真谛:“找到感兴趣的问题,并想方设法(更好地)解决它”。 与这样幽默的导师相处,研究生没有压力,还能开开玩笑,缓解研究没有进展的压力,心态自然越来越乐观上进。

最后,不是所有的学生都像Goodenough这样“足够好”:目标兴趣明确,有很强的主动性和独立科研能力。也不是所有的导师都能学Zener,完全放手就能成长出杰出的学生。Zener应该只有Goodenough这一个学生获得诺贝尔奖。如果Goodenough选择了其他诲人不倦的导师,可能会研究其他问题,很可能与锂电池的突破性贡献和诺贝尔奖擦肩而过。所以,还是我国著名教育家孔老夫子说的对:因材施教最重要。

 

版权声明:賾者网(国籍.中国)网站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最高龄诺奖获得者和他的洒脱导师给我们的启示” 的相关文章

中国为什么衰落

      一个国家由盛转衰而甚至没落,历史的例子有的是。但这些不是小国,就是那些在文化上不可以大书特书的。中国是一个例外。这不是我个人之见。老外学者朋友,一提到中国的历史,都为我们从极盛下降至极衰的这一千年摇头叹息,感到奇哉怪也。   任何国家都有上有落,...

怎样成为一位科学家?

      科学已经深入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科学必需的!  在许多人的眼里,这根本就不是一个问题了。这是因为科学和我们日常生活已经具有了密切关系。公众因为科学和科学密切有关的技术科学所享受的实实在在的益处。  科学和技术的进步使人们能够...

日本诺贝尔奖得主箴言录

      日本在最近3年中连续涌现了4位诺贝尔科学奖获得者,他们分别是化学奖得主白川英树、野依良治、田中耕一和物理学奖得主小柴昌俊。这四位科学家分别对科研与国家的关系、治学、人才与教育等领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下面是4位诺奖得主的讲话撷英,相信对人们定会大有裨益。日本已经定下目标,要...

打好基础 真才实干

      基础功,祖国文字是先锋。尤宜一丝不苟,学到尽善尽美,优读优写,字词标点准确用,莫错笔画莫混同。文字表达流畅通,更添润色简洁功。  陈国达�D�D大地构造学家。1912年1月22日生于广东新会。1980年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提高教学质量的首要一环是提高基础课的教学质量。“...

治学有道 博识远见

      学习要经过自己的头脑消化,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多问几个为什么,切莫人云亦云;经验不等于科学,要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去学习,去探索。  赵洪璋�D�D作物育种学家。1918年生于河南淇县。1955年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培养独立工作能力,其中最重要的是自学能力。有些学生毕业...

爱我中华 为国献身

      伟大时代的历史使命已落到年轻一代的肩上,你们能够挑起来,而且必须挑起来。只有中华民族振兴,中国各方面的事业发扬光大了,那时你才可以在世界各国面前抬起头来;才能扪心无愧地对下一代或更下一代人说:“我们,这一代人并没有白活。”   钱钟韩――热工自动化专家。1911年6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