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116页

黄纬禄:千钧重压下敢拍板

2021年03月04日58
    “发还是不发?”对于航天任务指挥员来说,有时是极为艰难的选择。 航天是复杂而耗资巨大的系统工程,任一环节稍有不慎,可能造成重大损失。当箭在弦上,发射在即,如果突发异常状况,指挥员需要在极短时间内做出决定。贸然发射?一旦失败,罪责难逃。推迟发射?难免给...

一生只为导弹来――两弹一星元勋黄纬禄

2021年03月04日56
    黄纬禄,我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之一,著名的火箭与导弹技术专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他长期从事火箭与导弹控制技术理论与工程实践研究工作,开创了我国固体战略导弹的先河,突破了我国水下发射技术和固体发动机研制技术,探索出了一条我国固体...

冯道的诗和名言

2021年03月04日51
    冯道冯道号长乐老,出生河北沧州西北,曾效忠于刘守光,后历经四朝十帝,中间又向辽太宗称臣,如此算来是效忠过12人。尽管他被史学家诟病“不忠于君”,但其不管效忠于谁都能位极人臣,由此可见其政治才能,情商、智商之高。   冯道最有名的一首...

吴宏鑫忆杨嘉墀:光看眼皮下,不是好科学家

2021年02月24日33
    讲述人:吴宏鑫(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究员,主要从事航天和工业领域的自适应控制和智能控制理论与应用研究) 被讲述人:杨嘉墀(著名航天科技专家、仪器仪表与自动化专家、我国自动检测学奠基者,中国科学院院士,“两弹一...

他是一颗星――杨嘉墀院士的功勋

2021年02月24日31
    杨嘉墀院士走了。许多人都知道,他是“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是“863高科技计划”的四位首倡者之一,他也因此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尊敬和爱戴。这从新浪网网友的评论中就能深切感受到。仅仅两天,就有上百条悼念他的发贴。这些网友的贴子情真意切,十分感人。可见,对...

杨嘉墀:终其一生 情系九天

2021年02月24日27
    他是“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863”计划倡导者之一,也是促进北斗导航系统应用的牵头建议者;几乎在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每一个关键时刻,他都会高瞻远瞩地提出重大建议,无论是导弹、人造卫星还是探月工程。 2006年6月11日,杨嘉墀――这位为祖国的航天事业...

永不落幕的功勋科学家精神――杨嘉墀

2021年02月24日33
    他是“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863”计划倡导者之一,也是促进北斗导航系统应用的牵头建议者;几乎在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每一个关键时刻,他都会高瞻远瞩地提出重大建议,无论是导弹、人造卫星还是探月工程。 2006年6月11日,杨嘉墀――这位为祖国的航天事业...

一生为国 熠熠生辉――记杨嘉墀院士不平凡的一生

2021年02月24日35
  他是“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863计划”四位倡导者之一;促进北斗导航系统应用的牵头建议者。他几乎参与了每一次对国家安全、人民幸福具有巨大影响的重大科技成果的研究开发,如导弹、人造卫星、载人飞船、探月工程。几乎在航天事业发展的每一个关键时刻,他都会高瞻远瞩地及时提出重大建议,...

中国两弹一星元勋:杨嘉墀

2021年02月24日34
  航天技术和自动控制专家,仪器仪表与自动化专家,自动检测学的奠基者。我国自动化学科、中国自动化学会和中国仪器仪表学会的创建人之一,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1980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江苏省吴江县人,1919年7月16日生于江苏省吴江县。1941年毕业...

“中国爱迪生”工人科学家蔡祖泉逝世

2021年02月20日43
    蔡祖泉,1924年11月出生,浙江余杭人,我国著名电光源专家,有“中国爱迪生”之称,历任复旦大学教授、副校长,上海市科协副主席等职。 上世纪60年代,蔡祖泉创建了我国第一个电光源实验室。他相继研制成功了我国电光源史上第一个氢灯、第一个高压汞灯、第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