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171页

百年南开:大师风骨泽后学

2019年11月15日29
    “你是中国人吗?”“是!” “你爱中国吗?”“爱!” “你愿意中国好吗?”“愿意!愿祖国繁荣富强!” 今年9月,在南开大学迎来建校百年之际的新生开学典礼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南开大学校长曹雪涛带领“第101级”新生,重温了老校长张伯苓的“爱国三...

淡看人生风清正 记中国科学院院士陈俊武

2019年11月15日28
    在大部分人眼中,陈俊武是令人高山仰止的大科学家,而在女儿眼中,陈俊武就是个特别单纯的人。 “爸爸对生活要求不高,很轻易就能满足,他可以独自买票挤公交车,也可以在路边摊随便吃上一碗面条。”小女儿陈欣坦言,父亲的生活常态就是行行复行行,轻捷利落地从一个装...

苏步青:一生风雨任“几何”

2019年11月15日30
    人物简介   苏步青,1902年9月23日出生于浙江省平阳县,2003年3月17日在上海逝世,享年101岁。中国科学院院士、数学家,有“东方第一几何学家”“数学之王”之称。曾担任复旦大学校长、中国数学会副理事长,第七、八届全国政协副...

追记卢永根:“布衣院士”留下无字丰碑

2019年11月15日26
    8月12日,刚刚过完入党70周年的“生日”,89岁的他安详离世,走得坦坦荡荡。 积蓄,全都捐了,880多万元,一分不剩,捐给了华南农业大学;后事,如他所愿,没有告别仪式,遗体捐给国家;最后一笔党费,老伴代交了,有1万元之多…… 这一生,他是那...

书房,是真正的奢侈

2019年11月11日55
    我有一几一椅一榻,酣睡写读, 均已有着,不复他求。 ――梁实秋   书房,多么古雅的名字,它是多少人心目中的向往。书房无须大,容身即可;器物不求精,悦已就行。无论外面如何喧嚣,进入这个小小的空间,宛如到了一片净土,「一几一椅一榻...

致敬“中国氢弹之父”!他举着父亲的照片登上1号礼宾车

2019年10月01日31
  在国庆70周年群众游行队列中,特别设置了“致敬”方阵。于敏先生的儿子于辛,作为家属代表在1号车上,接受人民的检阅和致敬。 于敏,我国著名核物理学家,刚刚被授予“共和国勋章”,是8位“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唯一一位逝者。于敏院士隐姓埋名,长期领导并参加核武器的理论研究和设计,填...

袁隆平院士在湖南农大2019级新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2019年09月30日33
    2019年9月16日上午9点,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应邀出席湖南农业大学2019级新生开学典礼,在开学典礼上,袁隆平院士为新生们做了讲话,主题为《做躬行实践厚积薄发的新时代青年》。袁隆平院士向青年们都说了些什么? 袁隆平院士讲话全文:...

用新的奋斗接好“袁隆平们”的班

2019年09月30日28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大师终会老去,手握历史接力棒的青年人,理应责无旁贷地扛起使命。从这个意义上说,“谁来接袁隆平们的班”远非基于现实的忧虑发问,而是着眼于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必然考量。 近日,“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迎来90大寿,这位至今奋战在科研一线...

袁隆平被授予“共和国勋章”:我不能躺在功劳簿上睡大觉

2019年09月30日27
  干瘦、黝黑、小平头,同几十年前最初进入大众视线时一样,袁隆平似乎没什么改变,即将年满九十,他也是几乎每天下田。“晚上睡前,再想想我的超级稻长得怎么样了,有没有病虫害,天气有没有干旱。” 袁隆平启程来北京前,还去田里观看了稻田长势。昨天参加完共和国勋章颁授仪式,当天就...

袁隆平:“非典型”科学家的范例

2019年09月30日53
  现年85岁的中国工程院院士、“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于近日卸任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主任,由现任党委书记罗闰良兼任中心主任一职。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方面表示,袁隆平辞去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主任一职,是响应国家学科带头人不担任行政职务的政策。 卸任行政职务,并未影响到袁隆平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