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172页
人生因积累而精彩
2019年09月30日56
人的一生其实就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知识的丰富、素质的增强,都是在积累中完成的。孔子曰:“吾十有五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透过孔子对自己一生的评价,不难看到,正是积累使孔子完成了从凡人到圣人的人生历程。我想,作为凡夫...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孙家栋:航天报国就是我的初心
2019年09月29日26
今年90岁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孙家栋,是我国人造卫星技术和深空探测技术的开创者之一,他伴随新中国的航天事业走过了风雨兼程的60余载。从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到探月工程,再到北斗导航工程,孙家栋为中国的航天科技实现一次次的飞跃作出巨大贡献。今天的《共和国不会忘记...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孙家栋――一辈子与卫星打交道的航天大总师
2019年09月29日25
他被称为中国航天的“大总师”,从“东方红一号”到“嫦娥一号”,从“风云气象卫星”到“北斗导航卫星”,背后都有他主持负责的身影;翻开他的人生履历,就如同阅读一部新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史…… 他,就是我国人造卫星技术和深空探测技术的开创者之一、中国航天科技...
孙家栋:星斗璀璨写传奇
2019年09月29日28
“少年勤学,青年担纲,你是国家的栋梁。导弹、卫星、嫦娥、北斗,满天星斗璀璨,写下你的传奇。年过古稀未伏枥,犹向苍穹寄深情。”这是“感动中国”2016年度人物的颁奖词,虽然寥寥数语,却道出了孙家栋传奇的航天人生。 孙家栋的一生与中国航天多个第一密切相连:他主持完成了我国第一...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孙家栋:高新技术绝对要靠自己,航天靠的是集体智慧和国家支持
2019年09月29日30
在习近平主席身旁,坐着轮椅,来到人民大会堂金色大厅,被称为“航天科技事业创新发展的重要推动者”的孙家栋今天获颁中华人民共和国“共和国勋章”。 从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上天,到2016年完成收山之作“风云二号”气象卫星,在60多年的航天生涯中,由他负责主体设计的卫星多达45...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黄旭华:我就像核潜艇,潜在水下,不希望出名
2019年09月29日29
9月1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主席令,根据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表决通过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授予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的决定,授予黄旭华等8人“共和国勋章”。 央视《面对面》栏目记者此前对95岁的黄旭华进行了专访。让我们一起走近这位曾经30...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黄旭华:甘做隐姓埋名人
2019年09月29日31
93岁的中国工程院院士黄旭华隐姓埋名几十年,为我国核潜艇事业奉献了毕生精力,将“惊涛骇浪”般的功勋“深潜”在人生大海之中,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和“全国先进工作者”等称号。 我叫黄旭华,是一名从...
于敏,一个曾经绝密28年的名字
2019年09月23日31
编者按:治国重勋劳。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党中央决定,首次开展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集中评选颁授,隆重表彰一批为新中国建设和发展作出杰出贡献的模范人物。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名义给予功勋模范人物国家最高荣誉,彰显其政治声誉和崇高地位,向全社会发出了关心英雄、珍爱英雄、尊...
热血院士叶培建:面向未来 探索星辰大海
2019年09月23日29
总有人问:“去月球干什么?能带来多少GDP?” 叶培建说:“宇宙就是个海洋,月亮就是钓鱼岛,火星就是黄岩岛,我们现在能去我们不去,后人要怪我们。别人去了,别人占下来了,你再想去都去不了。这一条理由就够了。” 叶培建是我国第一代传输型侦察卫星系列总...
孙家栋:一辈子与卫星打交道的航天“大总师”
2019年09月23日30
他被称为中国航天的“大总师”,从“东方红一号”到“嫦娥一号”,从“风云气象卫星”到“北斗导航卫星”,背后都有他主持负责的身影;翻开他的人生履历,就如同阅读一部新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史…… 获得过“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和“全国优秀共产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