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174页

学习李德威,无私贡献谱写青春华章

2019年09月16日30
    “开发固热能,中国能崛起”。9月15日中午,在武昌一居民小区,30多名地质学界专家学者和学生拥挤在恩师李德威教授灵位前,重温李德威生前留下的这10个字,心潮起伏,情难自已。“他是少有的为了单纯的科学梦想而勇于探索的人。”李德威的导师、构造专家杨巍然教授说...

李德威弥留十字续写崛起情怀

2019年09月16日27
    9月14日中午12时25分,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著名构造地质学家李德威教授因病逝世,享年56岁,在不能言语的弥留之际,躺在ICU(重症监护室)病床上的他借来护士的笔颤抖着写下了“开发固热能,中国能崛起”10个大字,第一次写出来的字护士不大认识,李德威使尽...

李德威爱国之情,如干热岩般炙热

2019年09月16日29
    “开发固热能,中国能崛起”。9月15日中午,在武昌一居民小区,30多名地质学界专家学者和学生拥挤在恩师李德威教授灵位前,重温李德威生前留下的这10个字,心潮起伏,情难自已。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著名构造地质学家李德威教授因病逝世,享年56岁,在不能言语的弥...

李德威用生命诠释了“追梦之路”

2019年09月16日29
    “开发固热能,中国能崛起”,9月15日中午,在武昌一居民小区,30多名地质学界专家学者和学生拥挤在恩师李德威教授灵位前,重温李德威生前留下的这10个字,心潮起伏,情难自已。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著名构造地质学家李德威教授因病逝世,享年56岁,在不能言语的弥...

师徒传承是传统武术的最主要传承方式

2019年09月13日34
  在中国传统社会中,以传习某种技艺为纽带而形成的师徒传承,几乎是所有文化艺术门类发展过程中的普遍现象。一切,由历史跨度以经验认知为主导的文化事项,也必然交付给这样的历史绵延。 中国传统武术也同样如此,在这个过程中,应该说师徒传承是传统武术传承的一个最主要的传承方式。 提...

缔结师徒情谊  传承工匠精神

2019年09月13日31
  “好苗子”遇上“及时雨”   七厂有这样一对师徒,徒弟获得油田公司“五小”成果奖3项,油田公司第二届防范类重大技术革新一等奖,师傅累计创造经济效益3000余万元 采油七厂第三油矿720队,有这样一对师徒。师傅王金成,在徒弟李海洋的眼里简直就是自己的“...

师徒传承的精髓是什么?

2019年09月13日34
    拜师学艺是农耕社会生活模式下求生的方式之一,徒弟通过一段时间的学徒生涯,最终达到可以另立门户,独立生产经营的目的。稍微有点情怀的,或者有点门派意识的师傅会将徒子徒孙生生不息、开枝散叶的行为视为是光宗耀祖的事情。 师传历史更悠久的行业,会有意识地树立某...

师徒,技艺传承背后的精神归属

2019年09月13日32
    中国的传统技艺有着很深的师承文化,在手工艺、戏曲、中医、民间艺术等依赖个人实践经验的领域,其技巧无法通过标准化实现批量复制,往往以师徒之间的口口相传、手手相授来实现技艺的传承和创新。 几千年下来,师承文化在人们心中打下了很深的烙印。 &nbs...

“神探”背后的精神力量――记中国首席枪弹痕迹鉴定专家、黑龙江省公安厅原刑事技术处处长崔道植

2019年09月13日36
    【时代先锋】   凭几枚弹壳就能拨开案件的重重迷雾,仅半枚指纹就能从茫茫人海中锁定真凶……“白宝山袭军袭警案”“张君、李泽军系列抢劫杀人案”“郑州特大持枪抢劫杀人案”等系列重大刑事案件成功告破的背后,都有他的身影。 1955年从...

“士”的精神,是中华文明的脊梁

2019年09月12日25
    “士”的精神,是中华文明的脊梁,召忽名气虽然不大,但也是其中一位。 公子纠与公子小白争夺国君之位失败之后,只好暂时退回到鲁国从长计议,过了没多久,鲁国就发兵来攻打齐国,要替公子纠夺回王位。但是,这场战斗齐国胜了。鲍叔牙乘胜追击,还给鲁国写了一封软硬兼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