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179页

彭先觉院士:混合核反应堆是规模能源明日之星

2019年06月06日23
    化石能源是有限的,百年之后将面临枯竭,人类迫切地需要新的替代能源。Z-FFR能为解决能源、环境、气候问题提供优良的一揽子解决方案,并有望成为未来规模能源的主力。 核能,是通过核反应从原子核释放的能量,其释放的方式包括核裂变、核聚变和核衰变3种。其中,...

武向平: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宇宙

2019年06月06日29
    浩瀚苍穹,带给人类永恒的好奇;仰望星空,离不开功能强大的望远镜。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学玉泉路校区礼堂里,来自国科大的学生和社会各界人士济济一堂,以“遥望宇宙的巨眼“为主题的天文讲座在这里举行。 国际大科学工程“平方公里阵列射电望远镜”(SKA)的...

陈和生:造一台“超级显微镜”

2019年06月05日32
    “极简”是陈和生办公室的风格。房内的办公桌、茶几、沙发,都是最简单的摆设,唯一显眼的是贴在墙上的工程图纸。 就在这间略显单调的办公室里,这位已步入古稀之年的中科院院士,主持缔造了“国之重器”――中国散裂中子源。 3月25日,位于广东东莞的中国散裂...

武向平:下一代超级望远镜的中国机会

2019年06月05日28
    “当国人还沉浸在中国‘天眼’问世的自豪之中时,全球的射电天文学家已经着手建造下一代超级射电天文望远镜了。” 在5月29日举办的中国科学院学部学术年会上,中科院院士、中科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武向平上来就给大家泼了一盆“冷水”。 作为国际大科学工程“平...

林忠钦院士寄语研究生:学习是终生的需要

2019年06月05日44
    3月31日,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校长在该校2018年研究生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上作精彩讲演。 林忠钦说,这是我担任校长以来,第二次为研究生毕业生寄语。去年我的寄语是“为与祖国同行的人喝彩”,这依然是我对你们的期待。要做到与祖国同行,是要靠本...

计亮年院士:现在社会最大的危险,是大家太爱钱

2019年06月04日28
      4月29日,中科院院士、中大教授计亮年荣获广东省2013年度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这是广东科技界的最高荣誉,去年一度空缺。在他耄耋之年,这个荣誉的到来并不意外。55个年头里,计亮年一直潜心从事配位化学方向的研究。50万的奖金虽然还没拿到,他...

杨叔子院士:机械制造与人文栖居

2019年06月04日31
    杨叔子(1933.9.5―) 机械工程专家,我国高校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倡导者。1933年9月5日出生于江西省九江市湖口县,1956年毕业于华中工学院(今华中科技大学)机械工程系并留校任教,1980年成为湖北省最年轻的正教授之一,1991年荣膺中国科学...

王陇德院士:做自己的健康第一责任人

2019年06月04日58
    谁能代替你吃饭?谁能代替你运动锻炼?个人要做自己的健康第一责任人。 致力于公众健康事业,我一直强调,生活方式和行为占影响寿命的60%。个人要做自己的健康第一责任人。     力量型锻炼须坚持 &nbs...

任正非为什么说,华为与国际接轨的方式是下午茶?

2019年06月03日35
    任正非爱茶。 在为数不多的媒体曝光中,任正非数次谈话都茶不离手。 《华为基本法起草人》之一的吴春波曾在文中写过:任总喜欢喝的以红茶和普洱茶为主。2011年,任总与彭剑锋教授在北京金融街某茶馆一起喝茶。任总欲买一饼普洱茶,店员向他推荐了一饼数万元的...

任正非自述:我的父亲母亲

2019年06月03日39
    近日,任正非在华为总部接受媒体专访,对近期热点进行回应。任正非称,中国将来要和美国竞赛,一定要通过教育。重视教育,最重要的就是重视和尊重教师。 任正非说,如果教师待遇低,孩子们看见知识多也挣不到多少钱,所以也不怎么想读书。这样就适应不了未来二三十年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