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241页
人,要具有三种难能
2017年03月02日52
人,要具有三种难能:一是学问精深,二是为人朴厚,三是有深情。 精深,就是要求知识面广,能精熟深通。 朴厚,质朴诚厚,像一�g泥土,浑身裹挟着土气,我们见了它,却不生厌,总觉得好,若亲人...
谈雅量
2017年03月02日46
“雅量”者,雅人之量也。就是为人要有宽宏的气度。在待人接物方面休休有容,不斤斤计较。雅量一词的内涵外延甚为广袤。恕我直言,如今真正有雅量的人,似乎很少了。 古人有箴语:“雅言难入,而淫言易听;正...
不要为小事而影响了前行的步伐
2017年03月02日52
作家杨绛曾说:“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她一辈子都是这样,遇有那些鸡虫得失的纷争,只是一笑了之,默默地把根往深处扎,静静地把枝条向高空长,不知不觉间就使自己长成了巨树。 《史记・淮阴侯列传》里有个故事,说的是韩信一次顺路...
以人文教育涵养工匠精神
2017年03月01日29
培养大国工匠,源头在一流的工程教育。如今,工科人才的培养,不止一次听到“局中人”直呼“两难”:一头是工科学生的“难”,难在专业“窄化”、生活“宅化”。学生抱怨课程多、实验多,疲于应付眼前连绵不绝的苟且,无暇诗和远方,更难涵养精益求精、沉潜专注的匠心。另一...
严复一生的精神追求
2017年03月01日28
一叶知秋。要在苦难的中华民族近代奋斗历程中,寻找极富代表性的个体标本,审视近代中国社会及思想的变迁,严复实在是再合适不过的人选了。 学贯中西的严复,在家风传承、家庭教育中,也留下了诸多真知灼见,但至今仍未得到充分的认识,值得特别一说。 珍视...
情绪管理是健康密码
2017年03月01日52
关于情绪管理,笔者颇为钦佩苏东坡。公元1097年,苏轼被贬到海南儋州。当时他已近花甲之年,海南又是蛮荒之地。流放孤岛,一般人即便不嚎啕大哭,也会怨愤填膺,抱憾终老。“乐天派”苏轼不一样,虽然海南瘴毒横行,水土不服,但是他没有自怨自艾,反而对医学产生兴趣,种植药材,食疗养生,还留下...
成大事当养静
2017年03月01日52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唐代诗人胡令能的《小儿垂钓》,以通俗之语把自然之美和童真童趣刻画得活灵活现,不著一“静”字,而境界全出。 文静,如风行水上,自然成文为美;心静,不单在经历,尤在觉悟透彻。“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莫不是广阔...
人生要把握好进与退
2017年03月01日51
古人云“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生活中我们难免会遇到各种矛盾和挫折,如果我们能把握好进与退之间的分寸,就能够驾驭它们,在人生道路上稳步前行。 现代生活节奏加快,可支配资源的有限使得人们在工作和生活中必须面对各种各样的竞争。在竞争中力争上游,积极进取...
“国学”与“国性”
2017年02月28日29
在鸦片战争之前,中国社会上并没有“国学”这个词,也没叫“中医”的,没叫“国画”的。但后来为什么有这些东西呢?是因为鸦片战争以后的西学东渐,这个西学东渐不是一种正常的文化交流,而是借助鸦片和炮舰强势进来的。当时,人们把西洋文化叫“西学”,就把中国固...
君子文化
2017年02月28日31
我们谈君子文化,最重要的是注意“尊贵者”与“高尚者”之间建立的连接或一体化。《说文》曰:君,尊也。这是一个会意字,在字形上,从尹从口。“尹”表示治事,“口”表示发布命令。“君子”则是对统治者和贵族男子的通称,指地位高的人;而在道德的意义上,则指人格高尚的人。“君子”一词,后来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