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237页

评刘伯温

2017年03月14日38
    明朝开国谋士刘伯温,名基,封诚意伯,谥文成。朱元璋称他“学为帝师,才称王佐”,“学贯天人,资兼文武”,“吾子房(张良)也”。世人称他“千古之人豪”;“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巨人。他“立德”――心怀天下,一身正气;不畏强暴,刚正不阿;达则兼善天...

为官为政多学苏东坡

2017年03月13日58
    宋朝著名大文豪苏轼任杭州知府时,带领百姓兴修水利,疏浚西湖,取湖泥葑草堆筑而成。后人为了纪念苏东坡治理西湖的功绩将它命名为苏堤。     游苏堤给人们极大的启示,一个地方官员,期盼流芳百世,必须至少具备一个条件:“为官一任,造福...

“学力”就是创造力

2017年03月13日58
    新的时代,应该以自我学习、不断创新作为新的使命。   不久前,李嘉诚基金会出巨资推动成立了广东以色列理工学院。87岁的李嘉诚在奠基仪式上说:“创新力是无法模压的。”希望大家能够“让今天成为明天奇迹的开始”。  作为亚洲富商,李嘉诚的人生本身就是一个奇迹。他的奇迹是如何开始的呢...

季羡林谈老年十忌

2017年03月13日61
    忌,就是禁忌,指不应该做的事情。人的一生,都有一些不应该做的事情,这是共性。老年是人生的一个阶段,有一些独特的不应该做的事情,这是特性。老年禁忌不一定有十个,我因受传统的“十全大补”“某某十景”之类的“十”字迷的影响,姑先定为十个。     一忌:说话太多   说...

人生需要一块聚光镜

2017年03月13日55
    日光不经透镜屈折,聚于焦点,绝不能使物体燃烧。人的一生,同样需要一块聚光镜。很多人都有这样的读书经历,花时间把一页读通读透,比囫囵吞枣地读好几本书,更有收获。的确,面对纷繁复杂的世界,面对层出不穷的诱惑,三心二意、浅尝辄止、眉毛胡子一起抓,纵然能力再出众,也...

育人也要有“工匠精神”

2017年03月11日31
  “工匠精神”作为一种认真专注、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受到人们广泛推崇,它是一个人干事创业不可或缺的品质。以育人成才为己任的思想政治工作者,在工作中也应提倡“工匠精神”。 工匠为了打造出一件优质产品,不怕流汗、不嫌单调,将精神精力投注在细雕细刻上,谨慎落下每一锤、认真拧好每一...

心静者胜出

2017年03月11日27
    国画大师齐白石成名后,有人问他何以从一介木匠成为一代名家,他答道:作画是守静之道,涵养静气,事业可成。作画如此,做人做事亦是同理。   “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静,是内心和谐的胸怀气度,是修身养性的精神追求,是厚积薄发的...

家庭就是中国人的教堂

2017年03月10日42
    时间:孔子二五六七年岁次丙申三月廿五日癸未 耶稣2016年5月1日     国人时常会跟着西洋人说,中国人没有宗教,没有信仰。事实上,这是一种西方中心主义的偏见。《周易》有云:“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拨...

家庭是中国人的教堂

2017年03月10日52
  人生的旅途上,多美的风景都比不过回家的路。无论春运的人潮再怎么汹涌,无论回家的路有多少雨雪阻隔,心的方位永远指向家。家文化把中华大地变成巨大的磁场,磁吸着每个人的心思和情感。故乡和家庭有如此强大的亲和力与凝聚力,造就了亿万人流穿越大地的律动,造就了独具特色的春节传统。   千百年来,人们心中...

把“冷板凳”坐热是一种大美

2017年03月10日57
    一个人,能把“冷板凳”坐热,是一种大美,令人感佩。   坐冷板凳不易,把冷板凳坐热更不易。在许多人眼里,坐冷板凳不舒服、不是滋味,与名利无缘、跟热闹无份,与寂寞冷清相伴,同淡泊清苦相随,有时甚至还得与委屈不公、冷落埋没相连。可是,正因为吃得了坐冷板凳的苦,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