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238页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2017年03月10日53
诗鬼李贺,痴迷于诗歌创作,苦心孤诣,殚精竭虑,每一首诗写成,都像生了一场大病似的。每天白日,他骑驴外出觅句,寻访山水;晚上回来探囊整理,焚膏继晷,十分刻苦。他的母亲很是心疼,每次看到他从囊里掏出诗稿,就说:“这是我儿要把心呕出来呀!”韩愈曾写过这样两句诗赞他:“刳肝以...
中华人文精神的两大传统
2017年03月09日26
与西方文化相比,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是中华文化的根本精神之一,也是中华民族对人类的一项重要贡献。中华文化从西周以来就确立了以人为本的文化品格,而西方在公元以后形成的是以神为本的文化,直至欧洲启蒙运动时期才高举起人本主义的旗帜,启发人不要做神的奴隶,要做人自己。它的思想来源是古希腊罗...
成长就是与自我的搏斗
2017年03月09日50
成长有两个维度,一个横向的时间轴,一个纵向的心理轴。时间流逝、年龄增加,这是最自然不过的长大,却并不必然会带来心理的成熟。有人以3个标准定义成熟:经济上独立、自己做决定、对行为负责。这意味着,成熟需要克服精神的惰性,参与更大的竞争,也承担更多的责...
中国人的诺贝尔奖情结
2017年03月08日29
诺奖检验的是一个国家对人类知识大厦的贡献度;中国确实需要一次诺奖来证实自己在人类知识的大厦中能够占据一席之地 又到了一年一次诺贝尔奖开奖的时候。今年的诺奖――具体地说,是诺贝尔文学奖――因为中国作家莫言问鼎的概率较大,已经吊足了国人的胃口。...
《岳阳楼记》的风骨
2017年03月08日28
无数次登临岳阳楼,每一次我都以朝圣般的虔诚,反复咏读《岳阳楼记》这千古流传的篇章。寒来暑往,岁月流转,这座名楼让我在迷茫中学会沉静;这篇名文与我相伴,让我在困顿时备感温暖。 文字是有生命的,文字也是有风骨的。《岳阳楼记》的风骨,由时光与苦难...
阎锡山在台湾晚景凄凉死后热闹
2017年03月08日30
在台北阳明山参观阎锡山故居之后,听说阎锡山的墓就在不远处,在 陈女士指引下,我请司机江先生开车到阎锡山墓地。 阎锡山墓地在永公路之侧――永公路245巷32弄内,离“菁山窑洞”大约一公里左右。我在永公路下车,沿着一条青石板铺成的小路大约走了百米,在茂密...
名人家训:居官以不要钱为本
2017年03月08日48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 知礼仪、重家风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历史上,因家风清廉质朴...
求,得,知,信
2017年03月08日61
某君与张中行、启功二位先生有旧交。一日他去张中行先生那里求题字,张先生写了“学之所求,不信重于信。”尔后,他又持字去启功先生那里求赐墨,启功先生即写道“学之所得,不知多于知。” 两位先生的题字如天设地造,真...
挺胸・收腹・抬头
2017年03月08日53
常听到有人感叹:压力大、不幸福;有人抱怨:不公平、真倒霉;有人诉说:不如意、好失败。遇到烦心事,有所抱怨,本属正常。但任其蔓延,让情绪总是先于认知,不经意间我们就会被这种悲观、焦虑、懊恼的“负能量”所裹挟,影响心情不说,甚至还会让心灵笼上雾霾,让人走上灵魂的孤岛。 一位作家...
敬畏使生命神圣
2017年03月07日60
敬畏可能是当下国人最稀缺的一种情感了。“敬”是对生命价值的态度,而“畏”则意味着对生命的警示和自省。它是人类面对神秘的宇宙和必然的死亡所诞生的一种大智慧。 儒家是强调敬畏的,孔子在《论语》中说:“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