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234页
是什么成就了汉武帝?
2017年03月25日42
提起汉武帝,不少人首先会想到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的评价,“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不过,史学家对汉武帝的评价颇高。司马迁在《史记》中用“内修法度,外攘夷狄”八个字来概括他的功绩,班固在《汉书・武帝纪》中称颂其“雄才大略”。汉武帝的治国用人之策对当下有何借鉴意义?...
范仲淹的忠直与晏殊的世故
2017年03月25日30
北宋天圣八年初,范仲淹与他的恩师晏殊之间,发生了一场激烈的冲突。从这次冲突,可以看出范、晏两人做人处事完全不同的取径。这就是范的忠直,晏的世故。当然两人的人生仕途也就判然不同。 对于范仲淹,一般读者比较熟悉,不必多说。晏殊则需要略作一些介绍。晏字同叔,江西抚州人。在北宋仁宗朝官当到宰相,...
范仲淹的战略文化智慧
2017年03月25日33
中国古人有一种很重要的学习方法,叫做“涵咏”,意思是只有对一部作品反复体味,不断揣摩,才能真正读懂。就像我们面对范仲淹的《岳阳楼记》,要真正把握其中深意,就有必要将目光拉回千年前的那段历史,设身处地地去理解一种人生的左冲右突与一段历史的悲欢离合...
薪尽火传:曾国藩与李鸿章
2017年03月25日51
我们从李鸿章说起。因为他是曾国藩的学生,这个师生之谊大概是在曾国藩35岁的时候开始的。这一年,曾国藩得了肺病,在北京的报国寺静养。李鸿章以弟子的身份来侍奉他,这就得到了曾国藩的亲炙,成为他的弟子。 后来曾国藩回乡,因为...
古来难保是晚节
2017年03月25日61
公元前208年7月,秦国的丞相李斯与他的儿子被押往咸阳的街市处斩。李斯为自己当初所犯下的政治错误而深深懊悔。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外出巡游时,突然得病死去。这时,随行的丞相李斯被中车府令赵高拉入了政治漩涡。...
从奴隶到皇帝的石勒
2017年03月24日36
三国归晋,国家统一。然而西晋王朝给予人民的并非繁荣与安定,而是苛政重赋和战乱。官逼民反,天下大乱。中原大地,田园被毁,人民逃亡。此时,中国北方和西部的少数民族(史称“五胡”)乘机东迁,纷纷崛起,争鼎中原,在黄河流域和长江上游先后建立了十六个割据政权,史称...
谈改进文风
2017年03月24日48
1960年,周恩来总理审查出国演出节目时,对《霸王别姬》一剧和项羽其人有过精辟的评语。 全剧开始是刘邦发兵攻打项羽,项羽金殿议事,群臣感到形势不利纷纷谏阻项羽出兵。项羽不听劝阻,决意出战。戏演到这里,总理讲:“一言堂。”...
5个好习惯成就你的事业
2017年03月24日46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类95%的行为受习惯影响。19世纪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认为:“良好的习惯是人毕生的资本。”养成下面5个好习惯,受益终生。 1.凡事第一反应:找方法而不是借口。遇事找借口,是错误的外归因,于事无补。换个方向,从自身找原因,并找出方法,这种...
人生三大陷阱:大意、轻信、贪婪
2017年03月24日60
一个农夫进城卖驴和山羊。山羊的脖子上系着一个小铃铛。三个小偷看见了,一个小偷说:“我去偷羊,能让农夫发现不了。”另一个小偷说:“我要从农夫手里把驴偷走。”第三个小偷说:“这都不难,我能把农夫身上的衣服全部偷来。” &n...
在沉潜中学会耐心等待
2017年03月23日26
沉潜,本指在水里潜伏沉没,后喻为集中精神,潜心于某件事情、某项事业。沉潜几乎是每个成功者都要经历的一个阶段。司马光主编《资治通鉴》用了19年,曹雪芹写作《红楼梦》用了10年,马克思完成《资本论》用了40年。正是由于不急于求成,不怕受寂寞,不怕遭冷遇,脚踏实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