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233页
唐太宗的用人智慧
2017年03月30日71
唐太宗在自己的著作《帝苑》中专门论述了他的用人之道,他说,“智者取其谋,勇者取其威,怯者取其慎,无智愚者怯,兼而用之。故良匠无弃材,明主无弃士,勿以一恶忘其善,勿以小瑕掩其功。”这段论述可谓掌握了用人真谛,何等睿智,多么精彩。 唐太宗在去世钱两年,又总结了他一生用人理政的...
胡适的言行之妙
2017年03月30日56
胡适一生做过许多事,帮过许多人,著作等身,人们对他毁誉参半。我留心的却是他的一些小处,而且是常人不太注意的细节,其言行之妙,令我折服。 当年,北大流行这样一句话:"正式生不如旁听生,旁听生不如偷听生。"--胡适承认偷听生的合法性,使之光明正大。与"偷"字...
要善于欣赏别人的个性
2017年03月30日63
为人为官要善于欣赏别人的个性。 一般来说,有能力的人往往也有个性,就像优点突出的人,往往缺点也比较明显。所以俗话说,物有棱角而露锋芒,人有个性而显特殊。当年蔡元培先生主持下的北大,就云集了一班个性独特的人,如辜鸿铭、刘师培、黄侃、陈独秀等,不...
我知道我们肯定能做到,只是花多少精力和时间的问题
2017年03月29日57
创新从来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论是在中国还是美国。埃隆 ・ 马斯克是继乔布斯之后,同时在几个领域夺得辉煌成就的硅谷奇才。小创今天把他的创业经历分享给各位,相信会给大家启发。 少年经历影响深远...
曾国藩强调读书要“三贵”
2017年03月29日57
曾国藩是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之一,他一生恪守“立德、立功、立言”的古训。曾国藩读了一辈子书,在读书上是非常有心得的。在曾国藩家书中,他经常告诫自己的亲人一定要多读书,还教给他们读书方法,归纳起来,他主要强调了“三贵”。了解这些读书方法,对于我们读...
怎么判断一个人靠谱不靠谱?
2017年03月29日53
再没有比“在需要的时候遇到靠谱的人”更加棒的事情了。靠谱或者说拥有大智慧的人,通常能够依靠直觉结合验证去找到正确的起步方向,同时有着敏锐的触觉,他们通常也更熟谙人性及规则,而不是与之为敌。 提高效力的第一个秘诀是了解跟你合作和你要...
《孟子》――中华民族人格的缔造者
2017年03月27日29
《孟子》的精神实质有三点: 1.心性学说:孟子确信,人具有一种先验的善性: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孟子认为:人性向善,如同水往低处流。水永远流向低处,人性永远向善。 2.“仁政”思想:孟子认为,只有推行“仁政...
同朝同名同廉的两位于成龙
2017年03月26日32
清朝康熙年间,同时活跃着两个都名叫于成龙的督抚大员。这两人不仅同名同姓,曾同在一起共事,又都曾先后担任过直隶巡抚,而且都以清廉名世,死后皆得以入祀贤良祠。 此二人,一位是享有“天下廉吏第一”美誉的山西永宁人于成龙,字北溟,曾任直隶巡抚、两江总督等要职。...
冯道:五代十国时期的一位奇人
2017年03月26日34
历史上有很多智者、英雄。冯道, 便是五代十国时期的一位奇人。 人们说某人资格老, 便称他为“三朝元老”,冯道则三倍超越之外再加一朝, 他历经桀燕皇帝刘守光、后唐庄宗李存勖、后唐明宗李嗣源、后唐闵帝李从原、后唐末帝李从珂、后晋高祖石敬瑭、后晋出帝石重贵、...
张骞的历史贡献
2017年03月25日38
时势造英雄,张骞“凿空”西域的壮举并非偶然,是当时的国情时势所造就。秦汉之际,占据北方草原的匈奴,每当秋高马肥之时,便南下劫掠,严重威胁立国未久的西汉王朝。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汉武帝时代。经历半个世纪,有了进行战争所必需的雄厚物力财力。汉武帝召集大臣商议,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