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丁肇中
2021年11月14日29
1974年11月,一个重大科学发现的消息传遍了全世界,更是振撼着整个物理学界,特别是高能物理学界。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一个实验班底--纽约长岛市国立布洛克海文实验所的闭路电视向全世界播送:这个实验所经过10年的努力,已经发现了新的粒子。这个新粒子被命名为“J粒子”。这一...
丁肇中的故国情
2021年11月14日33
[提要]得到诺贝尔奖,是一个科学家最大的荣誉。我是在旧中国长大的,因此,想借这个机会向在发展中国家的青年们强调实验工作的重要性 国王、皇后陛下、皇族们、各位朋友: 得到诺贝尔奖...
百万大裁军是个得罪人的事,全靠此人六个字,无一人再有异议
2021年10月06日34
新中国成立之后,新中国的人民解放军数量大概在500万左右,当时的人数是全世界第一的,而在国家初期度过到和平阶段的时期,军队的数量是越来越消减,但是结果没过多长时间,又碰上了朝鲜战争,进一步扩大军队数量一共到达了600万。 在后来的剿匪作战取得了突破...
“桥痴”孟凡超:用匠心刷新中国速度
2021年10月05日43
【导读】 23号全世界关注度最高,港珠澳大桥开通仪式在广东珠海举行。 这个曾经被外国专家断言“中国人无法做到”的工程,科学家和工程师们用不到10年的时间建成通车,创造了400多项新专利,7项“世界之最”。 【简介】 孟凡超1959...
孟凡超:超级工程背后的国之匠心
2021年10月05日43
孟凡超,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与桥结缘40年,他先后主持、组织、参加完成了20多座著名的国家级特大型桥梁的勘察设计,包括厦门海沧大桥、南京长江第三大桥、武汉阳逻长江大桥主桥、青...
庄心丹:设计“天路”的上海奉贤人
2021年08月16日44
曾经,是他们舍生忘死,用小米步枪,撑起民族脊梁;如今,还是他们,保卫家园,用钢铁意志,守护岁月静好。他们,是军人。今天是八一建军节,我们选摘《光荣啊!铁道兵》一书中的精彩片段,以致敬意。 铁道兵部队是有着辉煌历史的兵种,也是特殊的兵种,需要平战结合:平时要以抢修的姿...
吴启迪:工科最大魅力在于把图纸变为现实
2021年08月16日46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这句话在芸芸学子和众多家长中广为流传,理工科成为很多人填报志愿的首选。但如今理工科,尤其是工科,昔日风光不再,甚至不少学生还对它有了“误解”:学工科,上大学就为学一门技术或“手艺”,是不是不够高端?学工科专业,是不是只能成...
国之重器有巨匠――郑守仁
2021年08月15日38
有人说他是“三峡之子”,有人称他是“当代大禹”,有人赞他为“工地院士”“水利工程师的标杆”…… 56载水利工地为家,9000多个日夜守护三峡大坝,两次患癌仍坚守三峡工地,昏迷前夕仍奔走在水利工地……他的生命早已和三峡大坝融为一体!他,就是长江水利委...
“工地院士”情在三峡
2021年08月15日39
已经二十多年过去了,但三峡工程大江截流激动人心的场面依然历历在目。 1997年11月8日,三峡工程实现大江截流,我有幸目睹了三峡工程大江截流的壮举盛况,特别是在三峡工地上采访了忘我工作的三峡工程设计总工程师郑守仁,和一大批长江水利委员会的设计、监...
对祖国水利事业充满挚爱与担当
2021年08月15日36
大大出乎意料的是,采访中国工程院院士、长江委原总工程师、三峡工程设计代表局原局长,在国内外坝工界享有盛誉的郑守仁先生,竟是件如此困难的事。 自从2018年8月,长江出版社邀我写一部关于郑守仁院士筑坝江河绚丽人生的长篇报告文学以来,采访主人公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