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更多内容

更多内容

  • 最新
  • 浏览
  • 评论

《孟子》――中华民族人格的缔造者

2017年03月27日29
      《孟子》的精神实质有三点:   1.心性学说:孟子确信,人具有一种先验的善性: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孟子认为:人性向善,如同水往低处流。水永远流向低处,人性永远向善。   2.“仁政”思想:孟子认为,只有推行“仁政...

在沉潜中学会耐心等待

2017年03月23日26
    沉潜,本指在水里潜伏沉没,后喻为集中精神,潜心于某件事情、某项事业。沉潜几乎是每个成功者都要经历的一个阶段。司马光主编《资治通鉴》用了19年,曹雪芹写作《红楼梦》用了10年,马克思完成《资本论》用了40年。正是由于不急于求成,不怕受寂寞,不怕遭冷遇,脚踏实地...

司马光的用人原则

2017年03月23日26
      唐朝有个宰相叫崔甫,他当宰相不到200天,就选了800名官员。唐德宗问他:有人说你用的人多沾亲带故,为什么?崔答道:臣为陛下选用百官,不敢不认真负责;如果是我从来不认识的人,我怎能看他的德才来选用呢?唐德宗认为有道理。   ...

有一种坚守叫高贵

2017年03月22日32
      高贵是什么?有人说,高贵是白雪的纯洁,是固守坚定不移的人生信仰,是对苦难痛彻肺腑的怜悯和有所不为的坚持。有人说,高贵是花开的灿烂,经历了一冬的磨砺、一冬的孕育和期待,春天来临,用尽全身的力气喷薄欲出,以一树繁花,满园红紫,奉献给人间美丽。...

如何养成君子人格

2017年03月20日27
    1914年,梁启超在清华学堂做了一个著名的演讲,题目叫《君子》,他以“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勉励学子们养成君子人格。君子人格是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家文化所提倡的人格境界,为历代知识分子所追慕,塑造了一批又一批中国的脊梁,挺立着中国人的精气神。君子人格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

凯旋门是胜利者的纪念碑

2017年03月19日27
罗马君士坦丁凯旋门在距著名大斗兽场不远的地方,规模不大,却惹人注目。这座建于公元312年的方形三拱门古老建筑,高20余米,墙面上刻着许多铭文和浮雕,记载着古罗马君士坦丁大帝战胜强敌,统一帝国的光辉业绩。经过1700多年的沧桑岁月,建筑的石刻已经斑驳模糊,但憔悴苍凉中依然透出一种威武风骨,一种雄健之...

制度:应是人性化的

2017年03月19日29
      “这是规定!”办事过程中,多少人的期望被这四个字浇灭。本来,办事应该遵守规则程序,但为何这四个字往往让人不理解,甚至不舒服?   最近,一位法学硕士的遭遇,为此提供了新的注脚。他连续拿下某地公务员考试的笔试和面试第一,却因通知体检时身份证丢失,与...

节制是良好品德

2017年03月15日28
    所谓节制,是指在理性的指导下,对利益、欲望、情感等进行控制、调节,使之合理、得当。一个懂节制、能节制的人,必然是一个自觉遵纪守法的人、一个有教养的人、一个能妥善处理人际关系因而受人欢迎的人,同时也是一个身心健康发展的人。   节制作为一种良好品德,首先表现为对利益取舍的节制。我国...

改变世界 不如改变自己

2017年03月14日22
      在英国伦敦泰晤士河北岸的威斯敏斯特大教堂内,竖立着一座无名墓碑,上面刻着一段发人深省的文字,大意是:当我年轻的时候,我雄心勃勃,想要改变这个世界;可是当我历经了世事的沧桑后,我发现我根本不能改变这个世界,于是我将目光放短了些,决定只改变我的国家;...

育人也要有“工匠精神”

2017年03月11日29
  “工匠精神”作为一种认真专注、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受到人们广泛推崇,它是一个人干事创业不可或缺的品质。以育人成才为己任的思想政治工作者,在工作中也应提倡“工匠精神”。 工匠为了打造出一件优质产品,不怕流汗、不嫌单调,将精神精力投注在细雕细刻上,谨慎落下每一锤、认真拧好每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