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播种

  • 最新
  • 浏览
  • 评论

培养德艺兼备的大国工匠

2020年02月29日24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弘扬科学精神和工匠精神,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推动我国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需要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厚植工匠文化,培养德艺兼备的大国工匠,打造优质产品,擦亮中国品牌。     树匠心。工匠精神不仅是...

缅怀顾方舟:是“糖丸爷爷”,也是“策略大师”

2020年02月28日26
  1月8日上午,八宝山殡仪馆兰厅,“中国脊髓灰质炎疫苗之父”顾方舟先生的遗体静卧花丛,党旗覆于胸前。国务院原副总理刘延东等约1000人前来为人民的“糖丸爷爷”送行。 顾方舟辞世了,世间却多了一位“糖丸爷爷”。人民对他的爱和感谢凝聚在这个甜甜的名字里。 如果仅仅发明了“糖...

病毒学家顾方舟逝世!他曾这样消灭了中国的小儿麻痹症

2020年02月28日23
    2019年1月2,我国著名医学科学家、病毒学专家,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原院校长顾方舟,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92岁。   顾方舟教授研究脊髓灰质炎(小儿麻痹症)预防及控制40多年,1960年成功研制出首批脊灰活疫苗,1962年又牵头研制成功糖丸减毒活疫苗...

顾方舟:耿直的先生

2020年02月28日25
  看顾方舟老爷子的传记,是件挺乐呵的事。老爷子性情耿直,留下不少耐人寻味的片段。 比如1951年,作为首批赴苏留学生,25岁的他和374名同学在北京饭店接受周恩来总理饯行。见到周总理,大家都激动,但没人敢轻举妄动。顾方舟不然,胆大,他鼓动着两个人一起去向总理敬酒,结果总理还...

钟南山“学术分歧无需政治化”的启示

2020年02月26日25
    其实,正如学者毛寿龙先生所言,“泛政治化,往往过分扩大政治的空间,而挤占了经济、文化和学术等发展的空间。而当政治的空间被无限扩大之后,经济、文化和学术的发展空间,自然也无限地缩小了。”我们应该以非政治化的而不是泛政治化的目光,平和理性地看待钟南山与洪涛院士的学术分歧,这...

用“心”书写医者传奇

2020年02月24日25
  美国思想家爱默生曾经说过:“只要生命还可珍贵,医生这个职业就永远备受崇拜。”恐怕没有其他任何职业,可以像医生一样如此关乎人命。如果可以把医生这个职业做好,成为一位好医生,那么他一定会得到人们的爱戴和赞美。 翁心植先生就是这样一位好医生。从医70余年来,他博精兼备,治病救命...

第二次量子革命:改变世界格局的机遇与挑战

2020年02月23日24
  近年来,量子信息技术方兴未艾,不少人认为人类正站在下一代量子革命的门槛上,量子力学正在催生变革性技术。20世纪物理学革命诞生了两大科学理论,即相对论和量子力学。作为物理世界的百岁“幽灵”,量子力学自1900年诞生以来催生了许多重大发明――原子弹、激光、晶体管、核磁共振、全球卫星定位等。带来这...

王乃彦院士:做科研应该拿出磨剑精神

2020年02月08日26
  “十年磨一剑,不敢露锋芒;再磨十年剑,泰山不可挡。这就是做科研应该有的精神。”9月28日下午,年近八旬的中科院院士王乃彦为听众们作了一场近一个小时的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报告,主题是“科研工作中的诚信”。 在北京市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领导小组的组织下,来自北京师范大...

访王乃彦院士:莫因惧怕“辐射爆炸”而“恐核”

2020年02月08日26
    由于最初被应用于军事领域,因此核能后来被用于发电时,人们心中难免会有一定的心理负担。而历史上发生的几起重大核电站事故,更加深了公众的“恐核”心理。比如,有人认为,即便核电技术是安全的,与常规电厂相比,核电厂还是具有核辐射和核爆炸等潜在危险。事实真如想象中...

欧阳明高:科研不能跟着“利”字走

2020年02月06日23
  翻开中科院院士欧阳明高的简历,这位汽车动力研究的领军人物似乎很顺利,每一步都踩在点上。然而面对记者,他却先谈起了科研生涯中的挫折。 “在遭遇挑战中不断解决问题,是做研究本来的样子。”欧阳明高说,科研人员想要做出点东西,就要有攻坚克难的准备。   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