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仁勋在台北电脑展上的6条预言和5个AI应用场景
2024年06月09日39
2024年6月7日,为期4天的中国台北电脑展(COMPUTEX 2024)落下帷幕。该展会集聚了PC领域上下游企业,英伟达、AMD、高通、英特尔等业内巨头纷纷在该展会上展示了最新一代产品和前沿技术。 其中,“AI教父”、英伟达创始人兼CEO黄仁勋(Jens...
14.14%!我国公民科学素质水平新增长
2024年06月08日37
2024年4月16日,中国科协发布第13次中国公民科学素质抽样调查结果。调查结果显示,2023年我国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达到14.14%,比2022年提高1.21个百分点,呈提速增长趋势。据预测,2025年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超过15%的发展目标有望...
向着月球背面再出发――中国探月工程嫦娥六号任务正式启航
2024年06月02日34
始发站,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目的地,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 2024年5月3日,长征五号遥八运载火箭托举嫦娥六号探测器,进入地月转移轨道,嫦娥六号正式开启“月背征途”和“挖宝之旅”。 38万公里外的月球背面怎么去?...
嫦娥六号,月背“挖土”为哪般?
2024年06月02日33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唐代大诗人李白在他的《古朗月行》一诗中,写出了孩童眼中的月亮。直到今天,我们对这个“近邻”的认识依然有限,尤其是“白玉盘”的另一面――月背。 从科学意义上讲,月球由于自转周期和公转周期相同,加之被地球潮汐锁定,永远只有一面朝向地球。...
“嫦娥”再度登“月宫” 发动机“推得稳”“变得准”
2024年06月02日36
北京时间2024年6月2日6时23分,嫦娥六号探测器着陆/上升组合体于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预选区着陆,经过30天的长途跋涉成功抵达“月宫”,开启了月背采样的新篇章。 飞离地球、遨游太空、稳稳落月,这看似轻松的一幕幕,实际上却历...
嫦娥六号成功着陆 将实施人类首次月背采样返回!落月怎么落?如何选择着陆地点?
2024年06月02日35
据新华社消息,2024年6月2日,嫦娥六号着陆器和上升器组合体成功着陆在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预选着陆区。 据央视军事报道,6月2日6时9分,嫦娥六号着陆器和上升器组合体开始实施动力下降,7500牛变推力主发动机开机。其间,组合体进行快速姿态调整,...
爱写科幻小说的两院院士,文学是他的“初恋”
2024年06月01日37
2012年7月13日,潘家铮院士去世,在当时新华社的报道中,这位著名水利水电工程专家被喻为“三峡之子”。这两天,长江的洪水引起各界关注,而据央视报道,三峡水库多次调减出库流量,将更多的洪水拦在了库区。 但今天我们想聊聊潘家铮的另一个身份――科幻作家...
何泽慧先生学术生涯的攻坚精神|纪念先生诞辰110周年
2024年05月26日35
编注:何泽慧先生是一位在世界上享有盛誉的中国物理学家。早在上世纪40年代,她在法兰西学院原子核化学实验室工作时,在小居里夫妇的指导下,与钱三强一起发现并研究了铀的三分裂和四分裂现象,被称为“中国的居里夫人”。何泽慧先生热爱祖国,为祖国的科学事业贡献了毕...
她的发现,被居里夫妇称作“二战后实验室第一个重要成果”
2024年05月26日38
何泽慧(1914年3月5日―2011年6月20日),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核物理学家,著名核物理学家钱三强的夫人。何泽慧领导的研究小组在20世纪50年代成功研制出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原子乳胶,为中国原子弹、氢弹的成功研制作出了不可磨灭的重大贡献。...
“科学人生・百年”院士风采|钱三强:中国原子弹之父
2024年05月23日41
钱三强做人简单、做事认真,把时间和精力都聚焦在他所热爱的科学事业上。他常自比“卵石”“沙粒”,相比于一些名头,他更愿意铺垫在千军万马去夺取胜利的征途上。 人物小档案 钱三强 (1913年10月16日―1992年6月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