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播种

  • 最新
  • 浏览
  • 评论

给刚入学博士的几点忠告

2009年11月07日25
  1、真正博士毕业时的状态 一个靠真才实学的博士生毕业时应该具有以下两个状态,不论他是在一流学校还是三流院校。首先,他应该有一种脱胎换骨的感觉。博士生要毕业就必须创造知识,要创造知识就要通过大量的知识积累,然后才能创造出所研究领域的一点点新知识。通过量变引起质变,人也就脱胎换骨了...

邹承鲁院士写他是如何读文献

2009年11月07日23
    无论题目从何而来,都必需紧密追踪当前有关科学领域发展的动向。从研究生时代开始,在导师教导下,以周围同学为榜样,我就养成了每周必定去图书馆浏览最新期刊的习惯,几十年如一日,雷打不动。如果确实有事,下周必定补上。我当时有一个小记录册,登录所有对本专业重要的刊...

申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宝贵经验

2009年11月06日25
  1、题目要有新意,吸引人,但要容易懂。 2、立论依据很重要,一般提出项目的背景和当前发展状况,其实这里要给评委一个印象,就是不解决这个问题,无论国外还是国内,甚至人类的损失非常巨大,文字可以有适当的弹性。因为文字多,可以把认为重要的句子字体增粗,下面打点以示关键,同时也减少了评审...

怎样写好论文:一个审稿专家的写作经验

2009年11月06日25
      给全国十五、六种学报、杂志审稿占用了我业余生活的大部分时间,每年的审稿量少说有100篇。近年来,觉得稿件质量大不如前。在我前几年开始审稿时,一审的通过率在90%以上;这一年来大概只有20%,有各种问题需要改后再审的约占60%,不能录用的约占20...

如何避免审稿人的大斧

2009年11月06日26
    (译者序:本文是发表在最近一期 IEEE/ASME J MEMS的一篇关于如何撰写科技论文的文章。作者Stephen D. Senturia(MIT电子系教授)从自己作为论文作者和审稿人双重角色的经验出发,对如何撰写科技论文发表...

在美国做博士后

2009年10月31日24
      美国是盛产博士后的科技大国。很多中国留学生在美国拿到博士学位后接着做博士后,也有些是从其他国家到美国做博士后。对于当今理科博士来说,要当上美国研究型大学的助理教授或者被国内一流大学引进为教授、副教授,一般需要有博士后经历。本文从申请博士后、科研生...

如何申请到第一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009年10月31日24
  第一次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不仅影响事业前途,对个人的自信心也有很大的影响。成功了,从此自信心暴涨,今后或许可以做出更出色的工作来。失败了,则无疑会受到打击。因此,第一次申请实际上对于每个人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有的人抱着碰运气的想法匆忙写了一个,自然不会中,却从事落下了自己中不了基金...

社会与学术风气之改造问题

2009年10月16日21
    过去在不平等条约束缚之下,我们的建国工作,不能够自由发展。这些失败,还可以归其责任于不平等条约。现在,不平等条约已经撤废,我们今后的建国工作,得到了独立自由,如果再有失败,那我全国国民就应自负其责任了。 国家的治乱,民族的兴亡,常以社会风气为转移。...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从未领先世界

2009年10月15日25
    中国是硕果仅存的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灿烂的文明,但是文明和物质的发达不等于科技的发达,中国有四大发明已经被大家熟知,并且广泛的宣传,而四个发明起源于中国还是外国人提出的,这个人就是著名的李约瑟。 我们看中国的四大发明就会发现,中国这些发明最后灿烂的发展的...

创造的自由比获诺奖更重要

2009年10月11日26
    当一个孩子在家里就被告知要“听话”,唯唯诺诺,进了学校很难有创造力;一个在学校里稍为培养了一点创造精神的人,出到社会要乖乖听任种种权力的无端训导,也会抹杀创造力。     一年一度的诺贝尔奖渐次公布结果,我估计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