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播种

  • 最新
  • 浏览
  • 评论

家家都有机器人

2009年09月08日27
32年前,比尔*盖茨毅然弃学,创立微软,成为个人电脑普及革命的领军人物;30年后的今天,他预言,机器人即将重复个人电脑崛起的道路。点燃机器人普及的“导火索”,这场革命必将与个人电脑一样,彻底改变这个时代的生活方式。         32年前,比尔?盖茨...

思想型博客,他们在为塑造中华之根奉献才智

2009年08月29日30
“长中国人的根,聚中国人的心,铸中国人的魂。”――当 陈泰然先生转告我这番话时,心中顿起一阵波澜,因为这恰恰传神地总结了很多博客写手的精神追求。为中国而思,启中华之智是绝大多数博客写手的共同目的。纵然他们中的一部分对社会的批判与忧患意识强些,也还是如此。有些人以简单思维乱给他们扣以“汉奸”、“...

只用科学侍奉上帝

2009年08月27日28
1857年,维多利亚女王正准备册封一人为爵士。不过,这个名叫迈克尔・法拉第的人拒绝受封,没给女王仿效先人的机会。         1706年,安妮女王曾册封牛顿为爵士,历史上最伟大的科学家欣然接受的东西,在法拉第这里却一文不值。    ...

中国的学术腐败还有救吗???

2009年08月11日28
  原载《南方都市报》2009年7月26日“思考周刊”(原“评论周刊”)第33版、35版   本报评论高级记者 周筱�S  采写   采访对象:   丁学良:美国哈佛大学博士、香港科技大学教授   方舟子: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生物化学博士、学术打假网站“新语丝”创建 者   邹至庄...

三问中国科学为何落后

2009年08月04日26
  嘉宾简介 陈方正博士,毕业于哈佛大学,广西岑溪人,1939年出生于重庆,1949年随家人赴港,现任中国文化研究所名誉高级研究员,2006年获香港中文大学颁赠荣誉院士名衔,自2004年出任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竺可桢科学史讲席教授,学术工作包括现代化历程之比较科学、科技与现代化...

“最高科学家”的陨落

2009年03月24日27
  方舟子 留美学者,生物化学博士 有哪个国家比中国更迫切地想成为科学强国,更把出科研成果当作是为国争光呢?有的,韩国。韩国在某些技术研发领域可与美日竞争,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但是在基础研究方面却相当落后,乏善可陈。因此,当有人破天荒地声称做出了领先世界的科学成果,而且还通过连续在著名...

中国需要一千个萨顿!――萨顿其人其事

2009年03月09日23
江晓原按   2006年,萨顿去世50周年,全世界的科学史研究者和爱好者,都在怀念这位科学史之父、科学史学科的创始人。萨顿提出要用科学史在科学与人文之间建起一座桥梁的伟大理想,虽然远未实现,但毕竟已经日益深入人心。人们相信,在未来的时代,他的理想将具有越来越重要的意义。面对国内科学与人文严重疏离的...

别让汉武帝的学费白交――关于今日学术界之急功近利

2009年03月09日25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时尚与梦想,这类梦想经常成为各种骗局的温床。比如现今的时尚与梦想是“与国际接轨”、“争当世界一流”之类,而秦汉时期的时尚与梦想是神仙方术。秦皇汉武都对神仙方术深信不疑,故方士纷纷投其所好,“海上燕齐之间,莫不�~�潭�自言有禁方、能神仙矣”。   当年司马迁作《史记》,写到汉武...

科幻:从悲观的未来想象中得到教益 ――科幻作品之三重境界

2009年03月09日25
    最大部分的法国青少年愿意选择今天,而不是未来;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只有极少的中国青少年愿意选择今天,而最大部分的选择未来。这就和上文所说的情形一致了:西方人普遍对未来充满忧虑,而中国人普遍对未来抱着朴素的乐观。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别?这样的差别背后又有着什么原因?...

创新与伪创新――关于“学术品味”之三

2009年03月09日26
“创新”如今又变成一个时髦的词汇了,这本来没有什么不好。但是一种将“创新”庸俗化的趋势也正在形成。   今天在各种各样的申报、评审、推荐等等的学术活动中,甚至在批改学生作业时,“创新”或“创新性”(也不管这个词汇颇为不通)都成为一个重要指标。通常事情到了这一步,庸俗化的过程就会开始――几乎人人、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