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终身教育体系 创建全民学习型社会
2011年04月26日35
编者按:为推动“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创建全民学习、终身学习之学习型社会”,本报邀请教育部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成人教育学科组成员、中国成人教育协会全国成人教育科研机构工作委员会理事长、华东师范大学教授高志敏牵头,组织撰写了一组以“终身...
对钱学森的最好悼念是坚守科学精神
2011年03月13日36
我国科学巨匠钱学森10月31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8岁。虽然凝聚了无数人的拳拳之心和绵绵之意,虽然现代医学所有的能力都被激发调动起来,但这位倍受国家领导人和民众景仰的科学巨匠,最终走完其煌煌一生。斯人已去,但钱学森98载岁月中所留下的精神轨迹以及其为国家民族、中国科学事业发展所做出...
以科学创新告慰科学巨匠
2011年03月13日26
我国科学界近日相继送走两位科学巨匠――我国生物物理学奠基人贝时璋和“航天之父”钱学森。回首两位科学巨匠的一生,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生命不息,创新不止。 风雪中的悼念 创新精神,源于责任,对祖国、对人民的责任。贝时璋提出加大应用科学研究...
钱学森的科学思想与科学成就
2011年03月13日33
技术科学思想的形成 钱学森的科学思想最初形成的起点,应追溯到他1935年赴美留学。那是中华民族内忧外患的年代,凡从那个时代过来的人都有刻骨铭心的记忆。在中央电视台10频道《大家》栏目为纪念开播三周年所制作的特别节目中,介绍了我国不少著名科学家(钱老也在其中)当年赴海外留学的...
大学校训及其文化精神
2011年03月06日30
校训是广大师生共同遵守的基本行为准则与道德规范,它既是学校办学理念、治校精神的反映,也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是一所学校教风、学风、校风的集中表现,体现大学文化精神的核心内容。 具体而言,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校训是对大学文...
中美思想政治教育的比较(一个发言稿)
2011年02月25日33
我主要从两个路径来谈我对于中外教学法之比较的认识,第一个路径是理论的视角,主要缘于我本人的科研方向有一个是中西道德教育思想比较研究,我在西方道德教育思想领域出版了一部专著《走进生活的道德教育――杜威道德教育思想研究》,并发表了10几篇论文。这些研究让我对于中...
图书馆长敞开的是思想自由的大门
2011年01月27日31
自2003年起,杭州图书馆开始对所有读者免费开放,包括乞丐及附近的农民工。图书馆对这些特殊读者的唯一要求,就是把手洗干净再阅读。18日,杭州市图书馆馆长楮树青在微博上表示“我无权拒绝他们入内读书,但您有权选择离开。”这一微博被转发了5000多次,光评论就达到1200多条。不少博友...
美国小学教育离不开大自然
2010年12月26日30
书本上的知识,是别人嚼剩下的馍,是把别人发现的知识传授给你。你并没有读自然的“原典”,“自然课堂”,则是让孩子自己去面对自然的“原典”,以激发他们原创性的解读 女儿在美国土生土长,五岁基本就不会讲中文了。她当然不是典型的美国孩子,但却是地道的美国孩子。从她身上,多少能看出美国孩子...
美国阅读教育中的“因材施教”
2010年12月26日27
语文教材中的篇目取舍,总会引发诸多争议。前一段时间,据说鲁迅先生有些篇章在某版本的语文教材中被删除或更换,于是引发了一场关于“鲁迅大撤退”的争论。诚然,而今的时代不尽如人意处十有八九,需要鲁迅这样的思路,帮年轻人直面惨淡的人生。但在通往民主和法治的路上,也需要林语堂这样的人,训练年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