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公共精神 > 和谐与发展 > 正文内容

局部改良不足以培育善心

2009年09月22日
 

    冷漠,自私,缺乏善心,没有公共精神……这样一些被称为“国民劣根性”的品质是否就是中国人的基因之一?
  这是很容易激发对立情绪的问题。很多人答“是”,包括鲁迅、柏杨等名流;很多人答“否”,其中远的不说,最近的则有参加9月20日举行的中国慈善事业发展研讨会的一批官员和学者。他们检讨中国慈善事业不发达的原因时,同声感叹,“在中国行善其实很不容易!”因为善心被不方便的制度扼杀了。(9月21日《中国青年报》)
  “善心被不方便的制度扼杀了”,这样一个判断,堪称“有破有立”。破的,当然是中国人善心天生不发达的论调;立的,就是指出了一条培育善心的路径,即先从制度入手,将妨碍人们行善的不方便制度革除。而这样一个判断,由于它指出的“不方便的制度”的种种,诸如对民间慈善组织限制过多、捐赠人看不见捐款用在哪里、接受捐赠人看不出哪些是捐款等等,为我们感同身受,应该较易得到支持了。
  仿佛是和这群官员、学者的判断同声相应,9月21日《法制日报》刊载了一篇关于动物福利立法的报道,社科院法学研究所社会法研究室主任常纪文对外公开了首部以倡导动物福利为主要内容的“动物保护法”(专家建议稿)全文,调查显示,超过80%的投票网民赞成立法,超过75%的网民提议对虐待动物致死的行为追究刑事责任。这样一个立法动作,实际上也是一种无声的宣示:在对待动物的问题上,中国人并非天生就比别人暴虐,关键在于我们缺乏一个约束的制度。
  从人类文明史看,说哪个民族特别“丑陋”是经不住事实检验的。如果以当代世界多数人认同的“文明”作标准,可以说在向这种价值靠近的过程中,没有一个民族是一步到位的。有的民族之所以先行到达,并不是其人种特异,而是他们最早垒好了培育善心、健全公共精神的坚实土壤。
  在这种土壤里面,制度当然是基石。人性有恶的一面,也就是说,每个人心中都藏着一个魔鬼,在这种情况下,人类社会之所以还能呈螺旋式上升的趋势,人们之所以还能逐渐免于丛林法则的伤害和困扰,制度的功用至关重要。好的制度,就是奖励人们行善、压抑人性之恶的制度。
  但是我们必须注意,制度应该是一个整体。局部的制度再好,也不一定就能让人们的善心发达。以慈善事业为例,是不是我们把那些让行善不方便的旧制度废除,人们的善心就会喷涌呢?恐怕不会这么乐观。试想一下,一个社会如果贪腐横行、不当获利也常常不被追究,人们会有多少余兴散财行善?再以动物保护为例,即使动物福利作为法律落在了纸上,但现实生活中,如果人的权利和福利保障不力,同类的不幸都已司空见惯,日渐硬化的人心还会放到动物福利上吗?
  培育善心,局部的制度改良十分必要,但这只是垒建坚实土壤的一部分。除此之外,还必须放眼全局,拿出根本性的措施保证整个社会良性运转。没有一个整体良好的社会氛围,人与人、人与动物的关系便很难避免被毒化的恶果。

版权声明:賾者网(国籍.中国)网站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局部改良不足以培育善心” 的相关文章

理大于公,公大于私――谈道德建设的若干问题

      一个人在主观上想着为国家作贡献,并且也表现出这种贡献来了,这种行为就是为公。做了贡献,当然也就要有回报。一般地这个回报大小相当于贡献的大小。(当然回报并不都是物质上的,很大的贡献是不好都用物质来回报的,精神上的回报是主要的)    输入...

社会规范的四项自然原则

      对人际关系的规范是社会得以正常运行的前提,规范的手段不外于法律、伦理习俗和道德三种。不规范即无秩序,无秩序的社会使人们的身心疲惫不堪,处于强内耗状态之中。长期的或激烈的失范,还会导致社会的解体甚至毁灭。不合理的社会规范必然蕴含、激化冲突,文明的进...

垃圾回收呼唤法制

    专家说,垃圾实观资源利用,技术上已不是什么难题,难的是垃圾分类回收本身也是一种行为和习惯,同时又是―个经济体系。在经济因素尚不能成为拉动人们自觉行动的今天,在垃圾回收产业具有采集成本高而微利的情况下,垃圾分类回收要实现良性运作须要政府的直接参与,法制建立更必不可少。   进入9...

我们所需要的是平等的发展机会

      理想的态度就是面对现实,但不一定要听天由命。如何做?改变命运的轨迹就需要博弈的策略。设想自然界中,老虎吃羊的事情吧!一只羊吃草,老实巴交,挺善良。没招谁,也没惹谁。可老虎饿了就要吃它。其实就是要它去死。残忍啊!这对于羊来讲就是命中注定要死在老虎的...

道德银行:道德发展的制度安排

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迅速稳定发展,中国人的私人生活越来越富足,公共环境也越来越改善,但是人们发现,社会的道德水平在急剧下降:当人民币散落一地的时候,往往发生哄抢现象;当老人和孩子上公共汽车的时候,没有人为他们让座,而这些座位的名字是老弱病残专座;当歹徒行凶的时候,没有人上去制止。在学校里,老...

有感于中国富人被查税

      朱�F基一句“富人为什么可以不交税”,弄得中国的有钱人惶惶不安。中国富人们的纳税问题,成了关注的焦点。这是一件好事。偷漏个人所得税的问题早就该查了,如果做得好,既可长国库的钱袋,又能长政府的威信,既可缓和贫富差距引起的不满,又能让平头百姓增加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