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科学精神 > 发明发现 > 正文内容

“不完美”推动技术进步

2004年05月19日
 

  市场上任何新产品都存在不完美的地方。只要做一个有心人,从小处着眼、细微观察,就会不断擦出发明创造的火花。

  人类为了让自己生活得更舒适,始终在从事发明创造。而任何事物都有其不完美的一面。美国杜克大学历史学家维斯蒂克在其《从小处着眼:为什么存在不完美设计》的新书中说:“发明永无止境,不完美是发明之母。”

  他认为,只要从小处着眼,会有越来越多的发明等待你去干。仅在2003年,美国就颁发了17.5万件专利,但只有一小部分专利显示出了其重要性,而其中大部分,也会像过去已存在的几百万件专利一样,在它们到期失效之前就早已被人们忘得干干净净。

  可以说没有一项新产品,可以长期保持不变而在市场中生存下去。对于发明、设计和技术而言,永远存在着不完美。正是不完美才推动专利系统和自由市场企业系统向前发展。发明和设计永远无法达到完美,也是其本来的特性,因为发明家必然要在大量可能性和限制因素中做出选择,因此他们发明的产品必定要在多个竞争目标中,取一种折衷方案。于是,甚至最有效的汽油发动机也会污染大气,这驱使发明家寻找替代燃料和新的发动机设计。

  莱特兄弟最初进行的一连串动力飞行,仅飞出了几百英尺,最终飞机还是受到损坏,但莱特兄弟的成就表明,他们的梦想是现实的。今天,当大型喷气式客机的翼展超过了莱特兄弟首次飞行的距离时,正像波音公司正在设计更舒适和燃料效率更高的新型飞机所显示的那样,民航机仍被认为是不完善的。

  在1899年,即莱特兄弟为其飞机申请专利前的几年,美国专利专员查尔斯?杜埃尔预期他的专利办公室将会被取消。因为他相信,如同很多人曾声称的那样:能够发明的每一件东西都已被发明了。就数量而言,他的说法似乎不算太偏激。因为,仅19世纪,就颁发了60多万件专利。有人认为,或许正是在1897年,有人将兼有杂货包装、擦菜板、切片机和捕蝇器功能结合在一起的装置获得专利(专利号586025),才使这位专员认为自己将没事可干、只好关门大吉。但这位专员显然被表象所迷惑,没有认识到发明是永无止境的。当然最终专利办公室并没有关闭,而且20世纪颁发的专利比19世纪还多出10倍。甚至在当今科学技术已被认为是更为完善的情况下,最新型的电子器件也可能正在被不断改进,不久就会被新“人”所替换。

  1977年,美国数字设备公司的总裁奥尔森声称,没有任何理由使人相信,人人家中都会拥有一台计算机。因为当时计算机的个头如同冰箱,有很多尚待改进之处。然而,没过多久,改良后的个人微机就进入了千家万户,成为最普通的消费电器。人们可以随身携带膝上型微机―――笔记本电脑,无论身在何处都能实现无线上网。现在几乎所有人都在猜想,计算机的下一代将会是副什么模样。但人们确信,计算机会得到不断改进,不断出现令人惊讶的新技术。因为即使轻便美妙的膝上型微机,仍然是不完美的:需要让其电池不断充电,在太阳光照射下屏幕亮度会变暗。

  像膝上计算机一样,所有市场上的新产品都有不完美之处,也就是说发明机会是无限的,只要做一个有心人,只要从小处着眼、细微观察,就会不断擦出发明创造的火花。 

版权声明:賾者网(国籍.中国)网站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不完美”推动技术进步” 的相关文章

21世纪,中国科技如何避免尴尬局面

    一、 历史因素  翻开任何一本科学教科书或专著(中医除外),总是看到一长串的外国人名,而历史悠久、人口众多的中国却很少有人露面。先不说那些在科学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顶级人物如阿基米德、牛顿或爱因斯坦等,就连一般技术专业领域提出原创性思想的也往往是“汤姆生”、“约翰”或什么...

科教兴国的文化传统障碍

      内容提要  科教兴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它的实施为我国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关键的动力和重要的保证。本文从文化传统、思维方式、古代方术热、经济、政治等方面论述科教兴国的阻力和障碍,并提出了克服这些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科教兴...

中国科技发展战略必须要有新思路,必须开辟新天地

    中国要想在新的国际竞争环境中与美国决一雌雄就必须在科技发展上创出自己的新路子,不能跟在美国的屁股后面亦步亦趣,美国有了什么芯我们在去搞一个我们的芯,似乎就不符合经济学原理。我们应当将科技发展的眼光拓展到美国还没有涉足的领域,比如说太空资源的探索和应有开发,再比如无电缆光电...

也谈现在的中国为什么出不了陈景润

  本文不仅想探讨如今的中国为什么出不了陈景润,也要批一下部分媒体不懂科学、不懂大科学家产生的条件却肆意误导公众的行径。   有人说,现在的中国社会弥漫着一种普遍的浮躁之风,因此,很少有人能安下心来踏踏实实地做学问;又有媒体说,现在的中国社会已经不具备当初陈景润搞科研的环境等等等等...

再论科学技术是如何进步的?

  近现代社会科学技术进步有三个来源,一是一大学为主的教育机构(包括国家设立的专门的研究机构),二是企业内部的研究机构,三是民间中的个人。其中,民间中个人的贡献率越来越低――其实这很好理解,因为现代科学技术越来越完善、越来越复杂,研究成本也越来越高,是个人很难胜任和负担的。正因为如此,我们可...

强国对策9:活跃科学学会与启迪民智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据报载,我国是世界上科盲较高的国家,近十多年来,我国的科学普及率几乎是停滞不前,严重限制了人们素质和情操的提高,社会上一时迷信泛滥、人群情趣低下不思进取,新思想新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