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133页
张维的本分
2020年07月03日60
“唯才是举”,只要对国家、对民族有利的事,他一定竭尽全力去实现。 2016年,当我们接到中国科协通知,得知批准张维作为“老科学家采集工程”对象时,很激动。作为他的后人,...
詹天佑:从广州恩宁路走出去的“中国铁路之父”
2020年07月02日33
在广州市荔湾区有一条有浓厚西关特色的道路,名叫恩宁路。它诞生于1931年,被誉为“广州最美老街”。在这条路上,分布着几十处文教古迹,比如李小龙故居、八和会馆、金声电影院、銮舆堂等,其中有一处古迹让小唯颇为感兴趣,特意进行了寻访,它就是詹天佑故居,“中国铁...
院士回母校――线上讲堂,重温经典”之戚发韧
2020年07月02日31
今天,小编为大家推送的是“神舟号”飞船首任总设计师,清华大学校友、中国工程院院士戚发韧。 水木百年留风骨,星河万里渡神舟 戚发韧:空间技术专家,1952年考入清华大学航空系,曾任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副院...
“院士回母校――线上讲堂,重温经典”之黄培康
2020年07月02日28
献身国防 深藏功与名 黄培康 雷达学与雷达目标特性专家 1956年毕业于南京工学院无线电工程系(今东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和航天二院科技委顾问 “目标与环境电磁散...
“院士回母校――线上讲堂,重温经典”之闻雪友
2020年07月02日30
冰雪赤子心 中华动力魂 闻雪友 ■著名舰船燃气轮机专家 ■1962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 ■在舰船及工业燃气轮机的研究设计方面贡献突出 ■曾任中国首台航空改装大功率燃气轮机的技术负责人,负责中国第一台第二代舰船...
宜昌与詹天佑的川汉铁路情结
2020年07月02日39
跨入21世纪不久,继雄踞全球之首的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兴建之后,又一项伟大的三峡工程――川汉铁路最艰巨的宜(昌)万(州)段也开工了。丙戌仲春,我们从宜万段的起点――宜昌城东新火车站工地,穿过正在兴建的长江铁路大桥,沿着新的铁路线,驱车驶过长阳、巴东、恩施...
詹天佑: 积贫积弱的年代,他做到了“未差秒黍”
2020年07月02日40
英国学者李约瑟曾在其著作《中国科学技术史》中提出了一个问题:“为什么科学和工业革命没有在近代的中国发生?”这个被称为“李约瑟难题”的命题,为近代中国带来了深重的苦难,也让更多的有识之士认识到科学技术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复兴所肩负的巨大使命。 詹天佑...
浩瀚大海识英雄――记严恺院士
2020年07月02日31
我国既是一个大陆国家,也是一个海洋国家。东南周边连接着一望无际的渤海、黄海、东海、南海,18000公里的海岸线涉及到10个省市自治区。200海里大陆架和漫长的海岸线,为我们提供了无穷无尽的各类资源,为我们构筑港口与世界交流提供了便利,便得东南沿海地区成为...
严恺院士:壮心不已江海情
2020年07月02日32
采访严恺先生,早已心向往之。出生于1912年的严恺,新中国水利界的一代宗师,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的双料院士。自1938年从荷兰学成归国,投身祖国的水利事业,他的足迹踏遍了中国的江河湖海;他的杰出成就,在国际水利界享有盛誉…… 难忘荷兰 1986年10月,荷兰海牙国际机场,严恺享...
“院士回母校――线上讲堂,重温经典”之黄旭华
2020年07月02日32
韶华献于国家 姓名隐于深海 黄旭华 核潜艇研究设计专家 1949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 中船重工集团公司719研究所研究员、名誉所长 中国第一代攻击型核潜艇和战略导弹核潜艇总设计师,开拓了中国核潜艇的研制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