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135页
郭晋龙:平凡人生中不平凡的事业
2020年07月01日45
“有问题找郭师傅。”这是呼和浩特铁路局里流传开的一句话。在呼和浩特铁路局里,说起郭晋龙,几乎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在大家看来,所有故障只要有郭师傅在,一准都能解决。那么郭晋龙到底是怎样一个人呢? 说到郭晋龙,不得不提到他的发明――钢轨焊接双频正火设...
刘永刚:国家在进步,我们也要有更大的进步
2020年06月30日32
眼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重庆市优秀共产党员先进事迹巡回报告会正在进行。其中,一位来自中铝集团西南铝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下称中铝西南铝)锻造厂的水压机锻压工,身穿工人服,以一颗平常心,坦然地站上了宣讲台。 在与这位基层工匠对话之前,我了解到关于...
高铁机械师刘波:维护动车安全是我崇高的事业
2020年06月30日38
刘波,全国铁路首席技师、青岛动车段的路局劳模、全国技术能手、国务院高技能人才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他撰写了《CRH系列动车组应急故障处理手册》,研发的“刘波动车故障诊断法”被评为全路党内优质品牌。2013年11月,青岛动车段以他的名字命名成立了“刘波动车技...
青岛动车段刘波:中国第一代动车“医生”
2020年06月30日50
中国高铁体量居全球之冠,运营里程近2万公里,每天有数千列动车组列车在高铁大动脉上奔驰。一列价值1.7亿元的动车组,承载着600多名旅客。安全成为构建高铁网最重要的一块基石。 现任济南铁路局青岛动车段调度科动车组应急指挥的刘波,作为中国第一代动车机械师...
柳卫平:从原子到恒星,核物理是他的科研“圆心”
2020年06月29日32
人物档案 柳卫平,从事核物理和核天体物理研究,现任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副院长、亚洲核物理联合会(ANPhA)主席、串列加速器核物理国家实验室主任、抗辐射国家级应用中心主任。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全国劳动模范、国防科技进步一等奖和国防科技创新团队奖...
刘红光:“盲焊”绝技人生
2020年06月29日41
人物档案:刘红光,特级技师,现工作于航天科工集团公司六院红岗厂。2000年,刘红光参加内蒙古第四届焊工技术比赛获优秀奖,被评为“全区优秀青年岗位能手”;2002年,在首届中国航天科工行业职业技能竞赛中,获电焊工第三名,同年,获“全国技术能手”光荣称号;2...
“做全中国最好的焊工”――记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山西电建二公司农民工贾向东
2020年06月29日38
“是伟大的时代,给了我们每一个人出彩的机会。”4月28日上午,中华全国总工会机关会议室里,新生代农民工贾向东身体挺得笔直,向坐在对面的习近平总书记汇报自己的成长历程。 这位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山西省电力建设二公司焊工,只有30岁却已经实现了“做全中国最好...
全国著名劳模贾向东:勤奋+思考,焊接工作能干好
2020年06月29日41
如果没有卷起衣袖,亮出双臂若干处的伤疤,平常人想象不到,这个沉稳、平和、略带书生气的青年眼镜男,竟是个与焊花“搏击”十余年的人。 十多年来,从最初“啥都不懂”到如今获奖无数,从籍籍无名到全国劳模,贾向东这个名字成为“优秀焊工”的代名词。 说起成名...
一名产业工人的“中国梦”――记全国劳动模范贾向东同志
2020年06月29日36
“我的亲身经历证明:在伟大的时代,人人都有出彩的机会。”4月28日,在全国劳模座代表谈会上,贾向东坐得笔直,向习近平总书记汇报自己的成长历程。 这是一个传奇故事。年仅28岁的他就实现了“做全中国最好焊工”的梦想,十多年来,他从一名“找活干”的农民工到...
一根五百米长钢轨要经过十二道关键工序,朱林荣要求每道工序都达到满分――高铁安全“焊卫者”
2020年06月29日40
100米长的钢轨正在传送带上缓缓行进,途经数个工位,经过12道关键工序的加工,最终被焊接成500米长的长钢轨……“监视”着这一切的,是上海铁路局芜湖北焊轨基地副主任、高级工程师朱林荣。 高铁时代,动车组列车飞驰的背后,凝聚了无数人的辛勤与智慧。朱林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