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132页

一代力学大师唐照千

2020年07月06日36
    唐照千(1932~1984),江苏无锡人,固体力学、振动工程和实验力学专家,西安交通大学力学学科创始人和奠基人之一,国家首批博士生导师,《应用力学学报》创刊人。曾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力学学会理事,固体力学委员会振动组副组长,中国仪器仪表...

(先生之风)唐照千:一代力学大师

2020年07月06日31
    唐照千,固体力学家,振动工程和实验力学专家,我校力学学科的创始人和奠基人之一。唐先生1950年考入交大动力机械系汽车专业,1953年提前毕业留校任教。1956年随校西迁,在应用力学教研室工作。1957年,任职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研究班辅导教师,担任钱伟长、...

(先生之风)谢友柏:中国机械摩擦学事业的重要开拓者

2020年07月06日31
    谢友柏,著名机械设计及理论和摩擦学专家,1955年毕业于交大内燃机制造专业,后留校任教。1957年拥护中央决定,内迁西安,扎根西北从教近60年,坚持自力更生,力主科研与教学并重培养大学生,为学校机械工程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以及中国机械摩擦学事业发展做...

风骨清华人

2020年07月03日30
    清华大学的历史,承载着一代代知识分子的理想和追求,饱含对民族复兴的期待和向往……《大家小絮:风骨清华人》作者张克澄为张维、陆士嘉之子,自孩童时期便浸淫在大师云集的清华校园里,耳濡目染,从生活和学习中感受着大师之魂。华罗庚、钱学森、林同炎、蒋南翔、季羡林等...

陆士嘉:做中国的居里夫人――我国第一个空气动力学专业的创办者

2020年07月03日29
    陆士嘉,1911年3月18日生于江苏省苏州市,1933年毕业于北平师范大学物理系,1937年考入德国哥廷根大学学习物理,并以优异成绩获得洪堡奖学金。1942年,写成优秀论文《圆柱射流遇垂直气流时的上卷》,获得博士学位。1946年回国后,先后在北洋大学、清...

怀念我的导师张维教授

2020年07月03日31
  我是江西人,在江西中正大学土木系就读四年,虽然在学习期间,门门功课的成绩均名列前茅,但直到1947年大学毕业遇到张维老师以前,我对自己将来的主攻方向还不明确。可以说:是他把我领进了力学的大门,是他培养我对力学浓厚的兴趣,也是他的言教身传让我学会了如何做一位严谨的科学工作...

钱正英:三件大事

2020年07月03日40
    小寒将至,北京2013年的冬天不怎么冷,中午时分还有点春意。这年的最后一天,90岁高龄的全国政协原副主席钱正英在金宝街的家中接受了本刊记者的专访。 记者走进客厅,迎面的桌上放着一些贺年卡,还有一个象征丰收的大南瓜,透露出辞旧迎新的喜庆。5年前,记者...

陆士嘉:“事理看破胆气壮”

2020年07月03日37
    学人小传 陆士嘉(1911―1986),原名陆秀珍,我国著名流体力学家、教育家。世界流体力学权威普朗特教授唯一的亚裔女博士。1929年考入北京师范大学物理系,1942年获得德国哥廷根大学博士学位,1949年担任清华大学航空系教授,1952年担任北京航...

此情绵绵无绝期――钱正英忆丈夫黄辛白

2020年07月03日39
    他离开我们一年了,但在我们家里,他仍无处不在。客厅的一角,挂着他抗战胜利60周年时拍的彩色照片,不为来客注意,但一直在安详地关注着我们。衬托着照片的是他最后一次买回来的一小盆黄色"仙客来"花,当时,那鲜艳生动的色彩,使我还以为是真花。餐厅里,墙上挂的是我...

陆士嘉求学

2020年07月03日47
    母亲陆士嘉襁褓失父,因之被她的母亲也就是我外婆视为不祥之人,从此不待见她。母亲几乎从未得到过父母的疼爱。然而她天资聪颖,为了获得外婆的关注,学习格外认真,每学期末都能拿回一张第一名的奖状。而这时外婆能说上一句“不错,放在那儿吧”,她就快乐得像只小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