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的持久性
2004年01月15日30
思考的持久性是指持续思考的能力。单次思考的持久性是指每一次思考所能持续的时间。比如,有些人能持续思考一小时,有些人能持续思考三个小时。如果思维的持久性差,就常常需要休息,使得思考效率大大下降。如果一次思考持续的时间过长,反而会降低思考效率,因此,每思考一段时间,就要适当休息一下。...
思维的稳定性
2004年01月15日32
思维的稳定性是指思考问题的正确率。正确率越高,则稳定性越好,反之,则越差。一个思维不稳定的人,很容易出差错。一个思维不稳定的民族,是难以称强的。 影响思维稳定性的几个因素: 一、知识基础。掌握知识越扎实,失误就越少,思维的稳定性越强,反之,思维的稳定性就越差。 ...
思维的两度――思维的角度与思路的长度
2004年01月15日30
一、思维的角度 思维的角度是指从哪个方面来划分问题、考虑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导线。选择思维的角度得当,可以轻松地解决问题;反之,选择不当,难以解决问题,甚至不能解决问题。如果没有选择思维的角度,很容易陷入胡思乱想。 比如,以主体不同的角度处理事情,有以下三种方法: ...
瞄准社会的需要
2004年01月15日33
市场上总是一方面有供给,另一方面有需求。如何使我们的“供给”适应“需求”? 每个人都有一份“资源”,即我们的时间、精力和能力。 所谓“资源的合理配置”或“最佳配置”,从社会的角度说,就是要建立起一种社会机制,使得人、财、物各种生产资源,能够用于最能...
反思与反省――两种不同类型的思维定式
2004年01月15日35
大约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随着西方文化的再次大规模引进,"反思"这个舶来词不但时髦过一阵,而且似乎已然取代了传统的"反省",成了社会上的通用语。却很少有人晓得,"反思"与"反省"虽然仅一字之差,却是两种不同文化的产物,而且具有截然不同的、甚至是全然相反的内涵。不过,好在大家都不甚了了...
偏激民族心理对中国的危害
2004年01月15日29
几年前,一本《中国可以说不》的书曾畅销红火了一阵。这是一本带有明显民族主义情绪的书。我这里要讨论的是透过这本书所反映的国民素质与健康的民族心理问题。在全球经济一体化、中国即将加入WTO,融入世界发展主流的今天,偏激的民族心理和民族心态对中国的现代...
民族的尚武精神和军队的士气
2004年01月15日33
尽管一个国家在军事组织方面,具有极良好的规模,但是政府在同时却不培养人民的尚武精神,那么这个国家还是不会强盛的。也许像英国人,位置在一个孤岛上,有了强大的海军足以保护他们不至于受到外国人的侵略,所以一个银行家的头衔可以比军事上的勋绩更为...
梁启超:呼唤新民
2004年01月15日33
中国经历了长达两千多年的集权专制统治,“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两千多年的历史就是中国人匍匐在王权脚下的历史,习惯了下跪的中国人始终站不起来。即使到了今天,中国人形式上不再生活在磕头、下跪之中,但世世代代被奴役的命运使国人在思想上依然是跪着的。在精神上,人格...
重新点燃启蒙的火炬――五四运动八十年祭
2004年01月15日35
今年是“五四”八十周年,也是二十世纪对“五四”的最后一个十年祭。 “五四”是中国近代史上最大、最重要的一次启蒙运动,一次思想解放运动。“五四”的精神虽然长期湮没不彰,但是随着新世纪的来临,“五四”的精神力量越来越显得重要,它是全人类的需要,更是中国人民的需要。 中国的启蒙应该说是从...
尊重诚实致富的人
2004年01月15日31
大众的目光集中于两个问题。一是民营企业家的生存环境,二则是财富品质问题。在我们看来,这两个问题并不矛盾,甚至对于财富品质的质疑,也不过是民营企业家生存环境的另类表达方式。 李海仓无疑是一个优秀的民营企业家。在山西闻喜县,李海仓的口碑尽人皆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