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理想

  • 最新
  • 浏览
  • 评论

百年不绝的铿锵之声

2011年10月01日30
    回望百年前,在列强的鲸吞蚕食瓜分豆剖中,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陷入了苦难的深渊。无数冷酷的事实把一个异常尖锐的问题摆在中国人面前:中国是不是要灭亡了?它像可怕的噩梦那样,沉重地压在每个爱国者的心头。“泪添九曲黄河溢,恨压三山华岳低”,便是这种屈辱和愤懑的真实写照。面对亡国灭种的“时...

在自强创新中书写中国航天的光荣与梦想

2011年10月01日26
    9月29日21时16分,中国首个目标飞行器“天宫一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升空。作为未来空间实验室的雏形,“天宫一号”升空后将静候“神舟八号”的到来,并实现空间交会对接。   这是一个令亿万国人振奋的消息!这是中国航天事业又一个里程碑式的时刻!   自1999...

像袁隆平一样做一粒好种子!

2011年10月01日24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指导的超级稻第三期目标亩产900公斤高产攻关获得成功,隆回县百亩试验田亩产达到926.6公斤。(9月19日 人民网) 百亩试验田亩产926.6公斤,高产奇迹为世界首例,被誉为“米神”、“当代神农”、“杂交水...

中国理应有自己的雄心壮志

2011年09月30日31
    天宫一号升空牵引着世界目光,一些国家的电视观众甚至和中国人一道观看了发射直播。总的来看,国际舆论的反应是正常的。有对事件的客观评价,有对中国科技进步的祝福,有扩大同中国合作的意愿,也有对自身优势地位受到挑战的担忧。   更多的担忧自然来自美国。美国宇航局前局长迈克尔・格里芬日前...

仰望“天宫” 我们多了一份牵挂和期待

2011年09月29日22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28日宣布,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瞄准29日21时16分至21时31分窗口前沿发射。(9月28日新华社)   天宫,多么浪漫而又瑰丽的汉语表达,一想到天宫,我们就想到美妙的神话传说,就展开思想的翅膀,思接千载,就不由自主地放飞自己的梦想。如今,天宫一号发射...

王岐山:要成为世界最好国家 我们恐怕还没吃够苦头

2011年09月15日30
  王岐山副总理上周访问英国时,曾经在牛津大学与来自英国各个大学的多位经济金融领域的华人学者共进午餐,交谈国家和国际大事。出席这次午餐会的英国诺丁汉大学当代中国学学院院长姚树洁介绍了其中一些有趣的细节。 姚树洁教授在他的博客中写道:王岐山是当前中国政府里面,最有经济研究和工作经验的最高...

汲取继续改革的能量

2011年09月15日28
  今天,我们依然行进在改革之路上,越来越多的新情况、新问题摆在我们面前,解决问题的方式不能是裹足不前、重走老路,而须坚定不移地将改革推向深入。深圳改革开放所沉淀下来的观念与价值,将为继续改革注入信心、勇气和能量 9月3日下午,《深圳十大观念》一书座谈会在北京召开,多位知名学者应邀参加...

从高锟的“没想到”说起

2011年06月01日31
      10月6日,有“光纤之父”之称的著名华裔学者高锟获得了本年度诺贝尔物理学奖,高锟表示:我对于获颁诺贝尔物理学奖深感荣幸,但我从来没有想过会获奖。     在我的印象中,似乎还有几位“没想到”的诺贝尔奖得主,翻检旧...

高锟朝华夕辉有启思:时间验真金 华人攀峰优势显

2011年06月01日31
原文摘录如下: 启思一:不求奖真正获奖 诺贝尔奖是不少人孜孜以求的目标,高锟教授呢?他在数十年科研和教学生涯中,把获奖看得十分平淡。1960年代,他发表了划时代的论文《光频率介质纤维表面波导》,开创性地提出利用带有包层材料的石英玻璃光学纤维(光纤)通信,对人类生活、文明贡献巨大。 高锟教...

用奋斗为民族赢得新光荣

2011年05月17日25
      一切着眼未来的民族,都会把关注的目光投向青年,把青年看作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力量。在“五四”青年节到来之际,我们将节日的祝贺寄予全国各族各界青年,也把殷切的期待赠与亿万朝气蓬勃的中国青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