挺起科学信仰的脊梁
2011年11月23日24
信仰,是一根脊梁,是一种支撑,是一个组织或阶层、一个社会或国家的成员团结奋进的精神支柱和不竭动力。传说中,神在造人后,发现泥做的人是软的,一经风雨就会倒下,于是神就在人的背上插了根脊梁。有了这根脊梁,一个人无论遇到多大的风雨、多深的沟壑时,都可以屹立不倒。因此,人们常常用脊梁比...
在自强创新中书写中国航天的光荣与梦想
2011年10月01日26
9月29日21时16分,中国首个目标飞行器“天宫一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升空。作为未来空间实验室的雏形,“天宫一号”升空后将静候“神舟八号”的到来,并实现空间交会对接。 这是一个令亿万国人振奋的消息!这是中国航天事业又一个里程碑式的时刻! 自1999...
像袁隆平一样做一粒好种子!
2011年10月01日24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指导的超级稻第三期目标亩产900公斤高产攻关获得成功,隆回县百亩试验田亩产达到926.6公斤。(9月19日 人民网) 百亩试验田亩产926.6公斤,高产奇迹为世界首例,被誉为“米神”、“当代神农”、“杂交水...
仰望“天宫” 我们多了一份牵挂和期待
2011年09月29日22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28日宣布,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瞄准29日21时16分至21时31分窗口前沿发射。(9月28日新华社) 天宫,多么浪漫而又瑰丽的汉语表达,一想到天宫,我们就想到美妙的神话传说,就展开思想的翅膀,思接千载,就不由自主地放飞自己的梦想。如今,天宫一号发射...
高锟朝华夕辉有启思:时间验真金 华人攀峰优势显
2011年06月01日31
原文摘录如下: 启思一:不求奖真正获奖 诺贝尔奖是不少人孜孜以求的目标,高锟教授呢?他在数十年科研和教学生涯中,把获奖看得十分平淡。1960年代,他发表了划时代的论文《光频率介质纤维表面波导》,开创性地提出利用带有包层材料的石英玻璃光学纤维(光纤)通信,对人类生活、文明贡献巨大。 高锟教...
用奋斗为民族赢得新光荣
2011年05月17日25
一切着眼未来的民族,都会把关注的目光投向青年,把青年看作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力量。在“五四”青年节到来之际,我们将节日的祝贺寄予全国各族各界青年,也把殷切的期待赠与亿万朝气蓬勃的中国青年。  ...
三一,梁稳根堪比曾国藩与毛泽东
2011年03月28日24
三一给我最大的一点感受是:在这个谈理想遭人嘲笑的时代,同样要勇敢的谈自己的理想,宣示理想,传播理想,追求理想。梁稳根就是一个敢于树立理想,并把理想作为标语挂起来、通过报纸电视传播,并勇于追求理想、实现理想的人!...
梁稳根:寻找财富与文化的交融点
2011年03月28日24
你如果是个股民,一定知道三一重工这只被称为“中国股改第一股”的牛股;你如果是个企业家,一定听闻了许多坊间有关三一重工董事长梁稳根(专栏)的传奇故事,他在20年中,让三一所制造的混凝土泵车全面取代进口,跃居国内首位,且产销量连续多年居全球第一。 可是梁稳根不这么看,他认定自己...
对十二五时期深化改革的思考
2011年03月13日26
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学术指导,中国经济时报社主办,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研究部、产业经济研究部合作支持的“第二届中国经济前瞻论坛”全国经济界年会,于2010年12月18~19日(周六、日),在北京希尔顿酒店举办。主题为“‘十二五’:区域经济/能源产业”。以下是国务院...
冯骥才“文化果树论”对文化建设的启示
2011年03月12日25
3月10日,在全国政协十一届四次会议举行“政协委员谈文化建设”记者会上,全国政协常委、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间艺术家协会主席冯骥才谈了自己对文化的理解和认识。冯骥才认为,现在有媒体版面过分娱乐化的现象,甚至慢慢的有娱乐版而没有文化版了,进而他说:“但是对于一个民族的文化,像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