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思维

  • 最新
  • 浏览
  • 评论

逻辑的本质

2017年09月22日28
  一般来说,我们把思维活动的规则称之为逻辑,把自然活动的规则称之为规律。当然,无论思维活动的逻辑还是自然活动的规律,都是人类认知的概念建构,没有人类认知的概念建构,我们的头脑是既不会产生“逻辑”,也不会产生“规律”的。   人类的意识结构的特点是,在身体方...

知识的建构

2017年09月22日28
  相当一部分人认为几何公理是先验的和绝对自明的,例如,直线是两点间最短的距离,这是先验的和绝对自明的。   然而,直线是两点间最短的距离,只是对于平面空间的概念设定来说才是这样,而在曲率空间的概念设定中,两点之间的最短距离不是一条直线而是一条曲线。例如,在...

直观和抽象

2017年09月22日29
    人类的意识结构,以其身体方式和概念方式的联结,造就了感知和认知的两种不同的知觉样式,对感知和认知的两种不同的知觉样式而言,感知是直观的,认知是抽象的。 一、直观。 人类的意识结构根基是身体方式的。身体方式的知觉系统在和外部对象的联结中,通过眼睛看...

哲学的迷失

2017年09月22日28
  哲学史上,有着唯物论与唯心论的争辩,探求我们这个世界在其终极意义上,究竟是本原于物质,还是本原于精神。在人类的认识史上,两者都具有一定的真理性和偏执性。 然而长期以来,教条哲学则把哲学和哲学史的发展,总体地归结为唯心论和唯物论的两大阵营斗争,并由此导出一种哲学和哲学史的封...

普遍必然性的拷问

2017年09月22日28
    休谟提出了著名的“归纳问题”,即经验归纳的因果关系是否具有它的普遍必然属性? 如:甲导致了乙,并且经验观察到的多次重复的直接报告都证实了甲一次又一次地导致了乙,那么,我们是否可以由此获得一种普遍必然的因果关系,即只要是甲就必然导致乙? 然而,休...

主体和客体

2017年09月22日31
  一、主体和客体的定义。   世界在人类意识中的概念图像,是一个自在自为的无限多样绽出,以及互为作用的联结。   把世界分为主体和客体两个界面是人类的观念制作。   人类的观念一般地将具有生命意识的对象称之为主体...

两种不同的认识论

2017年09月22日26
  有两种不同的认识论,即客体为本来的反映论和主体为能动的制作论。   1、客体为本来的反映论。   在客体为本来的反映论那里,认识或者是客体对主体的印制,或者是主体对客体的临摹。   在这样的认识论面前:...

文化的本质

2017年09月16日31
人类是文化进化的产物。然而对文化的解读,中西方学者至今众说不一。 人文哲学家卡西尔认为,人类的文化起源于符号的制作和使用,他把人类文化称之为符号文化。卡西尔的见解是有道理的,人类是使用符号的生物,符号包括声符、图符、字符、物符等。更为深入的勘察,卡西尔的文化学没有从符号深入到概念,懂得符号的制...

认识的原理

2017年09月16日27
    认识是一种怎样的构造和运作? 传统的见解认为认识是大脑知觉对客体本来的反映,这样的见解产生了一种客体反映的认知论。客体反映论的问题是,第一,回避了知觉本身是什么?是以什么方式反映客体本来的?二,无以回答客体本来是究竟是一种怎样的绝对构造?中国古代朱熹...

概念虚构

2017年09月16日26
  我们大脑以符号为标识的指称获得抽象的能力,进而以符号为标识的指称生成抽象的概念构造,即具有名称指称和性状指称构造的概念抽象。 概念构造的抽象在人类头脑中的生成和涌现,就会产生一种极其重要的概念虚构能动。具体来说,就是把头脑中涌现的各种概念抽象联结起来,生成种种虚构的概念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