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仲华先生学术思想及影响
2020年07月17日30
吴仲华先生从1948年在美国航空咨询委员会(NACA)刘易斯喷气推进实验室任研究科学家开始,至1992年去世,从事科研工作44年。他一生的学术成就大致可以分为以下方面:一、创立叶轮机械三元流动通用理论。二、创立工程热物理学科。三、参与国家能源动力战略研究...
李济生:化作夜空最亮的“星”
2020年07月07日30
直到李济生去世,有人还是第一次听闻他的名字,“原来他就是传说中的‘牧星人’”“就是他把卫星定轨精度从千米精确到厘米”“这才是真正的明星”。 7月28日,这位和人造卫星打了一辈子交道、被称作“牧星”院士的卫星轨道动力学和卫星测控专家因病于北京逝世,享年...
谢友柏院士:认识设计科学,研究设计科学
2020年07月06日30
人类一切有目的活动,都有设计和实施两个部分。设计是为实施规划实施结果和实施路径。所以,设计是人类一切有目的活动的起步。设计既然涉及如此广泛,不同人对设计的认知也就大相径庭,甚至连“设计”究竟是什么也各有各的说法。特别是在物质产品(本文提到的产品,都指广义...
谢友柏院士的教育与科研人生
2020年07月06日29
谢友柏,1933年生于上海,祖籍江苏高邮。1955年毕业于交通大学(上海)内燃机专业并留校任教,1994年被选聘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是我国摩擦学研究的主要开拓者之一。 在摩擦学的科研历程中,谢友柏主持完成了国家重要科研项目数十项,先后获得1978年科学...
詹天佑:从广州恩宁路走出去的“中国铁路之父”
2020年07月02日31
在广州市荔湾区有一条有浓厚西关特色的道路,名叫恩宁路。它诞生于1931年,被誉为“广州最美老街”。在这条路上,分布着几十处文教古迹,比如李小龙故居、八和会馆、金声电影院、銮舆堂等,其中有一处古迹让小唯颇为感兴趣,特意进行了寻访,它就是詹天佑故居,“中国铁...
院士回母校――线上讲堂,重温经典”之戚发韧
2020年07月02日29
今天,小编为大家推送的是“神舟号”飞船首任总设计师,清华大学校友、中国工程院院士戚发韧。 水木百年留风骨,星河万里渡神舟 戚发韧:空间技术专家,1952年考入清华大学航空系,曾任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副院...
“院士回母校――线上讲堂,重温经典”之黄培康
2020年07月02日26
献身国防 深藏功与名 黄培康 雷达学与雷达目标特性专家 1956年毕业于南京工学院无线电工程系(今东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和航天二院科技委顾问 “目标与环境电磁散...
“院士回母校――线上讲堂,重温经典”之闻雪友
2020年07月02日28
冰雪赤子心 中华动力魂 闻雪友 ■著名舰船燃气轮机专家 ■1962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 ■在舰船及工业燃气轮机的研究设计方面贡献突出 ■曾任中国首台航空改装大功率燃气轮机的技术负责人,负责中国第一台第二代舰船...
刘永刚:国家在进步,我们也要有更大的进步
2020年06月30日30
眼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重庆市优秀共产党员先进事迹巡回报告会正在进行。其中,一位来自中铝集团西南铝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下称中铝西南铝)锻造厂的水压机锻压工,身穿工人服,以一颗平常心,坦然地站上了宣讲台。 在与这位基层工匠对话之前,我了解到关于...
柳卫平:从原子到恒星,核物理是他的科研“圆心”
2020年06月29日28
人物档案 柳卫平,从事核物理和核天体物理研究,现任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副院长、亚洲核物理联合会(ANPhA)主席、串列加速器核物理国家实验室主任、抗辐射国家级应用中心主任。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全国劳动模范、国防科技进步一等奖和国防科技创新团队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