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世界展示中国跨度 ――武汉建桥人引领中国桥梁建设
2020年04月09日24
11月4日至6日,来自中国、美国、日本等国家的400余名桥梁专家齐聚武汉,参加题为“开启建设交通强国新时代,打造中国桥梁建设新名片”的2017中国桥博会,突出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共谋桥梁科技创新与发展,共享世界桥梁最前沿技术和产品。 湖北武汉,以“中国建桥之都”享誉世界。...
文武松:在世界桥梁科技高原上,争做高峰
2020年04月09日27
这是一个从零开始的故事。 1957年,新中国第一座跨越长江的通道大桥――武汉长江大桥在苏联工程专家的帮助下建成通车。1968年,汇聚中国工人阶级伟力,南京长江大桥历时8年建成。在此后的数十年时间里,长江上修建了近200座跨江桥梁,方便了每年超过180亿人次的通行,极大地推...
院士大师们引领着世界桥梁科技潮流 他们牢牢攥紧“大国重器”
2020年04月09日25
4月26日,我国首座海峡公铁两用桥――平潭公铁两用桥首个航道桥主塔成功封顶,屹立于世界风口。 这座“最难建的桥”的设计者――中铁大桥院4月28日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状,成为湖北省三家获奖单位之一。 大国重器,必须掌握在中国人自己手中!这家企业拥有21项国家科技进步奖、...
万田保:悬索桥“科”的“专科医生”
2020年04月09日22
个人介绍:万田保,1966年生,江西鹰潭人,工学硕士,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长期从事大跨度桥梁的设计工作,特别是大跨度索承重桥梁的设计,作为主要负责人参与了泰州长江公路大桥、武汉鹦鹉洲长江大桥、合福铁路铜陵长江...
中国工程院院士刘正东:择一领域 共其成长
2020年04月03日27
“个人成长应融入国家社会的发展。”近日,在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中国工程院院士刘正东强调行胜于言,他正以自己对待科研认真、执着的行为影响着同事、学生和身边的人。 选择可能的“卡脖子”问题 “你如果想进入科技殿堂,一定要先...
“中国的桥梁都是中国造”
2020年03月16日25
“改革开放以来40年,中国的桥梁都是中国人自己造的。”近日,我校土木工程防灾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葛耀君接受采访时表示,2000年至今国际桥协杰出结构奖共评出47项,中国占了11项,包括6个桥梁项目(其中,上海卢浦大桥、苏通长江大桥、西堠门大桥、泰州长江大桥等4座都有同济人...
同济“桥梁世家”!如果没有抗风设计,大桥就像一个巨型“秋千”
2020年03月15日24
近年来,中国一直被称为“基建狂魔”,工程建设的规模,技术的创新都获得了极大的认可和肯定。2018年9月,我校葛耀君教授成功当选国际桥梁与结构工程协会主席 [1]。中国工程也已经走出国门,向世界迈进。桥架南北,天堑通途,我们跨过了前人难以逾越的高山大川,创造了众多奇迹。那么,中...
李国豪:一生才智架桥梁
2020年03月15日26
在同济大学百年发展史上,他发挥的作用和影响最为长远而深刻,堪称‘同济之魂’。他对同济大学的建设和发展,专攻的桥梁工程学科达到中国领先水平并在国际上具有显著影响,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他崇尚真知、严谨求实的治学之道,诲人不倦、立校为公的崇高品德,为同济大学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钟万勰院士:要给中国数学争这一席之地
2020年03月15日22
“中国人就应占有这一席之地,有什么不敢讲的。别熊,要给中国数学争这一席之地,提提气,要配得上国家的崛起”。7月10日上午,在2019年全国青少年高校科学营大连理工大学分营的开营第一课上,中国科学院院士、计算力学专家、85岁高龄的钟万勰教授这样勉励参与科学营的高中生们。他从...
同济大学纪念李国豪诞辰100周年 工程技术界后生重温大师箴言
2020年03月15日23
武汉长江大桥、南京长江大桥、南浦大桥、杨浦大桥、虎门珠江大桥……在中国,很多著名大桥的背后都有一个人的名字。 在上海,这个名字更是勾连很多重大工程项目:初建的宝钢工程、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洋山深水港工程论证和评审,以及东海大桥的建设…… 他就是李国豪,杰出的科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