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玉圣 胡星斗 杨涛:学术规范、学术评价与学术批评――2005年10月28日在正义网的对话
2010年04月11日22
杨玉圣:中国政法大学美国政治与法律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学术批评网创办人暨主持人,《人文论坛》执行主编 胡星斗:北京理工大学经济学教授、中国问题学网站创办人暨主持人 杨涛:江西省赣州市人民检察院检察官、正义网特约主持人、《法制日报》特约评论员 高等学校在大部分人的心目中是一座圣洁的、不...
科技创新人才从哪里来?
2010年04月07日30
2005年,温家宝总理在看望著名物理学家钱学森时,钱老曾发出这样的感慨:回过头来看,这么多年培养的学生,还没有哪一个的学术成就,能跟民国时期培养的大师相比!钱学森认为:“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
科学技术部部长万钢谈科技创新
2010年04月02日31
编者按:2009年3月13日下午,全国政协副主席、致公党中央主席、科学技术部部长万钢将做客强国论坛,就科技等话题与网友进行了在线交流。人民网、科技技术部网站、搜狐网联合直播。 摘要: ◆我们做任何事情的时候都需要科学的决策、都需要民主的决策,通过集体讨论...
世博会是一堂生动的科普课!
2010年04月01日23
到过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的人,大多会去拜访一下闻名于世的“原子球”建筑的风采。诞生于1958年的“原子球”是当年布鲁塞尔世博会上的标志性建筑,其设计者安德烈?沃特金的儿子帕特里克日前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原子球的造型可以说是他孩子时期的科普课,...
文化大国:是否可能,如何可能
2010年02月14日22
最近,所谓“文化大国”,好像是要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了。 这并不奇怪。官方公布的数字和一些媒体的报道,让许多人觉得,我们现在已经是经济大国、军事大国、政治大国。在各类国际事务中,都很有些发言权,甚至举...
改变“西强我弱”有待媒体升级
2010年01月30日24
崛起的中国越来越不满足于单纯经济上的崛起,对国家尊严的渴望,使得她对国际舆论越来越重视。但是,一个无可讳言的事实是,如胡锦涛总书记在人民日报考察工作时所指出的,“当前,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西强我弱’的国际舆论格局还没...
资料汇编、编及注与著
2009年12月16日24
搞学问研究的人,如果感觉有所得,而且这个得又是比较丰厚而系统的,常常就要结集出版,这样的出版物,我们常常称之为“书”。做学问,当然是要探讨一个问题,寻找一个问题的答案,得出一个结论。在这个前提下,追求客观性才是有价值的。否则,还不如拿一块石头献上...
论文的多与少及质与量
2009年12月16日26
(广东教育学院教育系,许锡良,510303) 摘要:学术论文的质量与数量没有任何关系。文章质量不因数量多而降低,也不因数量少而提升。完全因人而异。判断文章质量的唯一标准,就是在解决学术前沿问题上的原创性。学术创造不在单...
没有专著的学术大师
2009年12月16日26
要说古人出现过没有专著的学术思想大师这并不是什么希奇的事。从中国的孔子的“信而好古,述而不作”,到古希腊的哲学家苏格拉底的“助产婆”的角色,都是没有著作留传于世的。真正学术思想大师的思想,是一种灵动的智慧,他们的思想总是在流动着,他们总是在不断地...
一个民族为什么没有仰望天空的习惯?
2009年12月12日25
中世纪时意大利天文学家伽俐略面对宗教裁判所的审问,作这了样的回答:“如果堵住人们的嘴就能消除怀疑的话,那是很容易做到的,但是事情没有这么简单。要执行这么一个决定,不仅需要禁止哥白尼的书,及其他持有同哥白尼相同观点的人的书,还必须禁止整个天文学。而且,还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