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精神

  • 最新
  • 浏览
  • 评论

机器人的定义

2004年01月21日36
    在科技界,科学家会给每一个科技术语一个明确的定义,但机器人问世已有几十年,机器人的定义仍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没有一个统一的意见。原因之一是机器人还在发展,新的机型,新的功能不断涌现。根本原因主要是因为机器人涉及到了人的概念,成为一个难以回答的哲学问题...

让科学探索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

2004年01月20日31
  “天涯共此时”,几天前,在美国的“勇气”号火星探测器成功登陆火星并向地球发回了信号的时刻,全球各地的电视网络媒体都普遍停掉其他预定节目,对此大张旗鼓作了专题报道。   就如两个月前,中国的神舟五号飞船遨游太空,曾经引来世界的普遍关注和良好祝福一样,人们应该为美国在太空探索上的这一成功,由...

科学与信仰──相容的伙伴

2004年01月19日38
  前言   某年某月某日东方某国首脑会晤西方某国领导人时曾问:我搞不明白,你们西方科技如此发达,怎么会有那么多的人信神呢?暂不说如此首脑基本问题没搞明白去问人家有多丢人现眼,只可悲在其统治下还会有多少同样不明白但应该明白的臣民连明白的机会都被剥夺了。这位“不明白”的首脑的命运会怎样就由他自...

认识你的创造潜力

2004年01月18日32
  艺术家是一个容器,他可以容纳来自四面八方的感情,可以是来自天上的,地下的,来自一张碎纸片,也可以是来自一闪即过的形象,或是来自一张蜘蛛网。 ――[法]毕加索法国内科医生雷内・拉爱耐克一直没有忘记他小时候是怎样用敲空心木的方法向朋友示意的。从这一思想出发,他设想并最终创造了听诊器。   克拉...

中国科学家准备常驻北极

2004年01月15日34
      前不久,中国国家海洋局宣布,中国2003年将在北极建设第一个科学考察站,中国科学家将常年驻扎北极,在更高层次上参与北极的科学研究。从1951年武汉测绘学院高时浏到达地球北磁极,成为第一个进入北极地区的中国科技工作者算起,经历了半个世纪的发展历程之...

北极的自然地理及人文

2004年01月15日31
      北极地区是指北极圈(北纬66°33’)以北的广大地区,包括北冰洋、诸多岛屿和亚、欧、北美大陆北部的苔原带和部分泰 加林带,面积2100万平方公里,约占地球总面积的1/25。其中陆 地和岛屿面积占800万平方公里,全部归属于8个环北极国家,但北冰洋...

没有思想自由就没有创新

2004年01月15日36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也是社会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对我们这样一个长期习于因循、安于守成的古老民族来说,能够开始重视创新、倡导创新,这实在是十分可喜的一大进步。  但我们在倡导创新、鼓励创新的时候,不知是否意识到:创新其实并不是可以孤立存在的东西...

太空资源与太空开发

2004年01月14日34
     人类的活动范围,经历了从陆地到海洋,从海洋到大气层,再从大气层到外层空间的逐步扩展过程。航天技术是人类20世纪最伟大的技术成果之一,空间资源的开发利用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改变了人们的观念和生活。大规模开发利用太空资源,是21世纪人类拓展生存空间的有效手段。   茫茫太空,一片待开垦的...

我们对待西洋近代文明的态度

2004年01月14日31
  现在高谈“精神文明”“物质文明”的人,往往没有共同的标准做讨论的基础,故只能做文字上或表面上的争论,而不能有根本的了解。我想提出几个基本观念来做讨论的标准。   第一,文明(Ovilization )是一个民族应付他的环境的总成绩。   第二,文化(Clture)是一种文明所形成的生活的方...

“神舟”滋养中国人的科学精神

2004年01月14日36
  我们不会错失“太空时代”    主持人(记者诸巍 陈瑜):中国人梦想飞翔太空实在太久了,传说中有“嫦娥奔月”,敦煌壁画里有“飞天神女”,中国科技馆陈列着明朝幻想家万户试图乘“火箭”升空的画像。终于,我们成功了。然而在一片喜悦中,除却科技的进步、国家的强盛,我们似乎可以想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