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的源泉在何处?
2004年01月14日31
对“思想在民间”这句话如何理解,我有个比喻,也就是“水在大海”,而认为“思想在学院”,可以同样翻成“水在江湖”。水只是在大海里还是江湖里吗?其实水岂止只是在大海中,水又岂止只是在江湖中,水还存在植物动物内部,水还变成云漂浮在天空中。而思想在人类社会,就像水一样在社会中不断流动,争论思想...
新战争论
2004年01月14日29
一场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战争开始了,一个历史新纪元开始了,这是进入新世纪以来的第一件将载入人类史册重大历史事件。 当为数极少的中美战略家们还在研究、预见未来中美冲突的时候,中美之间的战争实际上已经悄然开始了。中国电脑红客与美国电脑黑客相互攻击对方国家的网站,这是一种新型的战争,是即将到来...
中西方教育思想比较[上]
2004年01月14日31
在中国的教育者的眼里,人欲“入世”首要“修身”。所谓“修身”其实就是对自身的品德,学识和心性加以修炼和培育。然后才有治理国家,管理家庭和诚服天下。 这反映了中国传统的价值理念,被普遍接受和认同。因此应该属于中国特有的哲学的一个命题。 所不同的是此身如何修?围绕着这个问题道家的...
道德的命运
2004年01月14日29
道德状态是一种体系稳定,低能耗,高效率,可以带给体系中成员相互协调,和谐的能力。它基本上可以说是遵循热力学三大定律。而这热力学定律又是对迄今为止的开放,封闭和孤立体系的规律性概括和总结。社会本质上说应该是开放的,但有时却可以人为地造成封闭,半封闭,也可以呈现为孤立的状态。社会这个体系是需要进...
科技创新以思想创新为前提
2004年01月14日30
2003年元月6日,在北京召开的"全国科技工作会议"提出,到2020年,中国进入"科学和技术大国"的行列。到2050年,进入"科学和技术强国"的行列。国家真正认识到,"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关键是靠科技创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关键也在于科技创新",因而提出了发展科技的明确目标,可喜...
当前我国该如何百家争鸣百花齐放
2004年01月14日33
争是因为有问题而争,争可以解决问题,又可以发现新的问题。科学始于问题,人们总是为了解决某问题而去进行研究的。问题就是科学研究的起点。而到处又都存在问题,日科学学术中不同学术不同学派观点的争论,生产和生动中产生的问题……这些问题可以容纳许多人来思考,研究,探索不同的问题,解...
技术点子转让――一种鼓励技术创新的体制创新
2004年01月14日33
鼓励科技创新,从根本上讲,需要建立对科技创新者的利益驱动机制。 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经济利益是主体;而经济利益的确立需要其价值得到社会的承认。科技创新的价值实现主要有两条途径:一是将技术成果“商品化”,通过转让技术成果...
论科教兴国
2004年01月14日31
跨入新的世纪,在我们国家面前展示的是一个竞争更加剧烈、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新时代。20世纪在经济国际化和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浪潮中结束,当今世界的多极格局,国家综合实力的竞争,实质上已成为科技实力的竞争,没有强大的科技实力,就难以在竞争中立足,更谈不上寻求新的发展。科技实力强弱,关乎民族兴衰和生死...
强国对策9:活跃科学学会与启迪民智
2004年01月14日32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据报载,我国是世界上科盲较高的国家,近十多年来,我国的科学普及率几乎是停滞不前,严重限制了人们素质和情操的提高,社会上一时迷信泛滥、人群情趣低下不思进取,新思想新技术...
再论科学技术是如何进步的?
2004年01月14日35
近现代社会科学技术进步有三个来源,一是一大学为主的教育机构(包括国家设立的专门的研究机构),二是企业内部的研究机构,三是民间中的个人。其中,民间中个人的贡献率越来越低――其实这很好理解,因为现代科学技术越来越完善、越来越复杂,研究成本也越来越高,是个人很难胜任和负担的。正因为如此,我们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