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帽科研要挺住,李杜原来非进士
2023年11月12日32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为辉煌的朝代之一。大唐的首都长安是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大、人口最多、经济最发达的大都市,吸引了世界各国的使臣来参观学习,把大唐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很多优秀的传统带回了各自的国家,从而带动了世界各国的发展与进步。 唐朝奉行以才取仕,唯才是举,是科举制...
将科研进行到底
2023年11月12日27
今年初,国家教育部、科技部等部门联合发文明确指出“不唯SCI论文”,是我国科研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是我国科研评价从重视数量到重视质量,从过度重视SCI论文到务求科研实效,从科研评价单一化到多元化的重大转变。我认为论文不是错,SCI论文也不是罪,关键是论...
“从0到1”基础研究: 从人工智能三盘棋说起
2023年11月12日26
国家科技部、国家发改委、国家教育部、中科院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等五部门于3月3日联合发文《加强“从0到1”基础研究工作方案》,提出了很多切实可行的举措以加强“从0到1”的原创性基础研究,以鼓励我国科学家,尤其是青年科学家,开辟新领域、提出新理论、发展新方...
“从0到1”基础研究 : 从顿悟论谈起
2023年11月12日33
为什么我们现在亟需从0到1的研究? 因为我们已经有太多从1到1.01,从1.01到1.011的研究;因为我们已经很擅长跟踪型、改进型和集成型研究并发表了大量SCI论文;因为我们的SCI论文一直在快速增长,而核心科技竞争力远远跟不上综合国力和SCI论文的...
张益唐二鸣惊人的四心秘籍
2023年11月11日38
2013年4月17日,时年58岁的著名华裔数学家张益唐在《数学年刊》发表《素数间的有界间隔》,证明了存在无穷多对素数间隙都小于7000万,从而在孪生素数猜想这一数论重大难题上取得重要突破,从而一鸣惊人、名扬天下。张益唐以讲师的职称,没有科研项目的资助,...
为什么今天我们没法和牛顿比较?
2023年11月11日31
牛顿的时代17世纪,我们的时代21世纪,相差约400年。在牛顿的时代,科学刚刚开始,到处是未开垦的科学处女地。换句话说,一级学科才刚刚开始。随便研究一个题目,都有可能开创一个学科,比如力学,光学,天文学等。 我们的时代科学技术高度发展,分工高度细化...
鲁迅先生名言给申请国家基金的青年科研人员指点迷津
2023年11月11日30
青年科研人员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有多难?2022年,国自然基金委共受理292829项,合计资助48317项,平均资助率为16.5%,约六分之一。其中,青年基金获批数量为最多,达到了22262项,资助率为17.29%,比平均资助率略高。根据最新统计数据,经初审,2023...
最高龄诺奖获得者和他的洒脱导师给我们的启示
2023年11月11日29
97岁高龄的Goodenough因为锂电池研究的突出贡献,不负众望的获得2019年诺贝尔化学奖,是一个非常励志的故事,引发了大家的思考和广泛评论。一查资料,Goodenough在美国出生,在耶鲁大学本科毕业,在芝加哥大学博士毕业。我想当然地认为他一定是师...
学习发扬祖冲之精神,从数学大国向强国进军
2023年11月11日28
2020年3月14日是第一个国际数学日,也纪念人类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数学常数:圆周率近似等于3.14。作为在初中时代获得祖冲之数学竞赛一等奖的我,心情非常激动。虽然没有成为数学家,我因为参加祖冲之数学竞赛,对祖冲之和数学有种特别的感情,必须要写篇文章纪念一...
今年两位图灵奖获得者充分体现了“三牛精神”
2023年11月11日31
近日,国际计算机学会(ACM)正式宣布将2020年图灵奖授予哥伦比亚大学计算机科学名誉教授Alfred VainoAho和斯坦福大学计算机科学名誉教授Jeffrey David Ullman。这两位牛人从1967年开始合作,在编译原理,算法设计和程序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