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欧洲诸强科技兴国之路
2008年06月19日23
一、科学与技术的结合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科学是“通过实验与观察发展起来并引起进一步的实验和观察的一系列相互联系的概念系统”(注:(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8年版,第247页。)既通常所说的...
陈省身眼中的中国数学与中国教育
2008年06月14日24
陈省身先生是我国民国时期造就的一代有很高的国际知名度的数学大师,是中国数学界的骄傲。1984年“因为他在整体微分几何上的卓越成就,其影响遍及整个数学”而与他的学生丘成桐先生一起获得数学界的最高奖____沃尔夫奖。他一生先后求学于南开大学、清华大学、德国的汉堡大学、法国的巴黎大学,...
拒绝袁隆平,中科院是谁的俱乐部?
2008年06月08日23
科学是什么?科学家是什么?中国的历史,似乎不是科学的历史;中国的名人史,似乎也不是什么科学家立万的历史。历史是谁写的?也许有人会堂而皇之地说,历史是人民写的。但我说,这有欺骗性,王权时代的历史是帝王写的。中国有帝王的历史,如若不是官方记载下的,即算有民间传承,也只能算作野史。话...
深情的关怀 倾心的交谈━━胡锦涛总书记看望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吴文俊纪实
2008年01月20日24
1月1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来到钱学森家中,看望这位享誉世界的杰出科学家、我国航天事业的重要奠基人。这是胡锦涛同钱学森亲切交谈。 新华社记者兰红光摄 1月1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
从谢华安事件看院士制度之弊
2008年01月18日24
据《南方都市报》报道,2007年12月27日,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结果公布,福建农科院研究员、著名杂交水稻育种专家谢华安榜上有名。同一天,福建农科院两名退休研究员给著名打假网站新语丝发去邮件,内称谢华安有论文是抄袭他作而成。水稻研究领域最具权威的刊物《中国水稻科学》的编辑人员表示...
透视“谢华安事件”:评院士看论文还是讲贡献?
2008年01月18日22
很多人知道袁隆平,却不一定知道谢华安。这回,谢华安出了大名。因为涉嫌论文抄袭,他最近被推进了舆论漩涡。 就在他刚被评为中科院院士之后,有人举报,他的论文是别人做的。 有人对他的学术水平提出质疑:认为他不会...
40岁左右年龄是出大师的年龄即使被压制
2007年11月05日29
柏拉图: 我的看法是:正如我们有两个不同的名称――“战争”与“内讧”一样,我们也有两个不同的事情。所谓两个不同的事情,一指内部的,自己人的;一指国外的,敌我的。国内的冲突可称为“内讧”,对外的冲突可称为“战争”。 中国莲: “奴才”大师与“英才”大师,一指世界各国权贵内部的,其...
做大师要满足六个条件
2007年11月05日29
近日,《南都周刊》记者采访李敖时,李敖对大陆文化界一些著名学者进行了批评。冷静想一想,李先生的话虽有玩世不恭的俏皮性质,但骨子里是极其认真而严肃的。我建议我们跳出“某某”是否为大师这样的争论,而直接检讨一下一个人要想成为大师的条件。 一个人怎么样才算大师,也许每一个人都会有...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副院长李洪做客强国论坛
2007年10月27日30
编者按10月26日20时,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副院长李洪应邀做客人民网强国论坛,就“嫦娥探月与我国运载火箭事业的发展”相关话题与网友进行在线交流。 访谈全文 [主持人]::各位网友晚上好,欢迎收看人民网视频访谈,相信今天的嘉宾和今天的话题网友一定很期待,首先我为大家介绍一下今天的...
从“嫦娥奔月”看科技强国、民族腾飞
2007年10月27日26
苍穹傲游,九天揽月,曾是遥不可及的神话。10月24日,继神州载人飞船成功飞天,中国探月工程首颗卫星“嫦娥一号”发射成功,引来世界惊叹,令国人振奋感慨。 事实上,中国今日的航天成就,既是尖端科技的结晶,也蕴含着几代航天人的智慧与汗水。回顾建国之初,百废待兴曾令拥有5000年灿烂文明的华夏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