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153页

善用大数据提升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

2020年04月13日26
    城市治理是新时代国家治理的重大课题。疫情大考下,大数据已然成为各个城市应对公共卫生事件的重要选择,大数据对于城市人员流动管理、城市民生服务保障、疫情发展趋势及潜在风险研判、疫情处置防控举措落实等都起到重要作用。但是,数据预警和决策的“后知后觉”、城市公共基础数据的不完善、...

桥梁的检查与评估以及维修和加固

2020年04月12日30
  桥梁养护有两层含义。狭义的桥梁养护是指为确保桥梁始终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所进行的检查、检测、评估、以及维修加固工作。广义的桥梁养护还包括为保证桥梁安全运营所采取的其他间接措施,如资料档案管理、相关制度规章建设以及应急预案的建立。   桥梁的检查与评估 &n...

桥梁专家解密55年前的图纸 长江大桥曾进行秘密维修

2020年04月12日29
  历经57年风雨,武汉长江大桥今天仍坚如磐石。但很少有人知道,1962年、1964年,铁道部大桥局先后派出两支小分队来到武汉,对大桥汉阳岸引桥的07号墩进行秘密修复。伫立于龟山的07号桥墩上,至今留有两扇对开小门,见证着这段历史。 近日,84岁的我国著名桥梁专家杨进在武汉家...

警惕科技内生的负面作用

2020年04月11日29
  关于科学技术,一个常见的说法是,科技是双刃剑,但科技的负面作用可以通过进一步的发展来得到解决。总体而言,科技对人类社会做出巨大贡献。人们对科技是心存乐观,少有警惕的。事实却是,科技的负面作用是内生的、不可避免的。   毋庸置疑,工业革命以来,科技的发展极...

志愿精神与时俱进

2020年04月11日30
    江汉关的钟声敲响,“我的武汉回来了”!经历了76个艰难日夜,挥别漫长的严冬,重新启动的武汉,迎来春的生机。“活”起来的城市,见证着曾经的艰难悲壮、顽强不屈。那是900万个“铆劲唱”“不服周”的武汉人的故事,是千千万万伸出援手、患难与共的中国人的故事,也是无数不计回报、“搭...

深切缅怀杨进大师!

2020年04月11日38
  善于博采众长、发挥集体优势的设计师才是优秀的设计师。不刚愎自用,也不搞一言堂,要学会集思广益,集体的智慧是无穷的,设计师的成长永远不能脱离集体的培育和营养。 ――杨进 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     8月22日上午,我国著名桥梁专家、全...

向世界展示中国跨度 ――武汉建桥人引领中国桥梁建设

2020年04月09日27
  11月4日至6日,来自中国、美国、日本等国家的400余名桥梁专家齐聚武汉,参加题为“开启建设交通强国新时代,打造中国桥梁建设新名片”的2017中国桥博会,突出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共谋桥梁科技创新与发展,共享世界桥梁最前沿技术和产品。 湖北武汉,以“中国建桥之都”享誉世界。...

文武松:在世界桥梁科技高原上,争做高峰

2020年04月09日29
  这是一个从零开始的故事。 1957年,新中国第一座跨越长江的通道大桥――武汉长江大桥在苏联工程专家的帮助下建成通车。1968年,汇聚中国工人阶级伟力,南京长江大桥历时8年建成。在此后的数十年时间里,长江上修建了近200座跨江桥梁,方便了每年超过180亿人次的通行,极大地推...

院士大师们引领着世界桥梁科技潮流 他们牢牢攥紧“大国重器”

2020年04月09日27
  4月26日,我国首座海峡公铁两用桥――平潭公铁两用桥首个航道桥主塔成功封顶,屹立于世界风口。 这座“最难建的桥”的设计者――中铁大桥院4月28日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状,成为湖北省三家获奖单位之一。 大国重器,必须掌握在中国人自己手中!这家企业拥有21项国家科技进步奖、...

万田保:悬索桥“科”的“专科医生”

2020年04月09日25
    个人介绍:万田保,1966年生,江西鹰潭人,工学硕士,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长期从事大跨度桥梁的设计工作,特别是大跨度索承重桥梁的设计,作为主要负责人参与了泰州长江公路大桥、武汉鹦鹉洲长江大桥、合福铁路铜陵长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