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157页

中国低调桥梁大师,他的存在让外国桥梁专家只能全面退出中国

2020年03月13日39
  美国前总统吉米・卡特公开表示,过去的40年,美国在全世界发动战争花费了3万亿美元,而中国却持续不断地花钱搞建设。特朗普也向卡特表达,担心中国已经在很多方面超过美国。 其中,中国在世界上被点赞最多的,是基础建设方面取得的伟大成就,被网友笑称“基建狂魔”。比如,经过几十年的奋起...

中国少数双院士之一李国豪:矢志桥梁心系教育 为家国化天堑为通途

2020年03月12日26
  “说起李国豪,人们就会联想起桥梁,就像说起华罗庚,人们就会联想起数学一样。”外界如是评价。     李国豪生于梅州梅江区东郊莲塘村一个贫苦家庭。在德国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他研究出“悬索桥按二阶理论实用计算方法”,震动了桥梁工程界,使这位当时年...

大智者大爱――记李国豪院士

2020年03月11日26
  一个当年从广东梅县贫苦农家走来的青年,以其不懈的努力,在人生和事业的道路上取得了为世人瞩目的成就。而今已是誉满天下的李国豪,在内心深处,仍保有一份普通人对世界的爱。那天,在李国豪的寓所里,老人指着窗外,对着我们,也对着他的夫人林凤棣女士,若有所思地说:“我搬进这个大楼有一段时...

中国工程院院士范立础逝世 他让我国桥梁抗震从零起步

2020年03月11日25
  几乎上海的每一座大跨度桥梁,从南浦、杨浦、徐浦到上海长江大桥、东海大桥,再到南北高架、莘庄立交等高架路,这些重大工程的抗震设计都和一个人的名字连在一起。他就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教授范立础。 从事桥梁研究60余年,从唐山大地震后就开始桥梁抗震的研究和攻关,...

朱英国――梦想再远,也要实现

2020年03月11日25
  “我是农民的儿子,深知农民的疾苦,希望能够为改变农村落后面貌尽一份力。”中国工程院院士、植物遗传学家朱英国曾说,他从小就有一个梦想,长大后当一名农业科学家。 1939年11月,朱英国出生在湖北罗田,1964年,25岁的朱英国从武汉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投身于农业大国最紧迫...

钱伟长:“万能”科学家,心系家国路

2020年03月11日23
    “我没有专业,祖国的需要就是我的专业。”我国著名力学家、应用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钱伟长曾深情地说。他是我国近代力学、应用数学的奠基人之一,也是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自动化研究所的创始人;他被称为“万能”科学家,一生都在学习、研究,一直奉行为国而学的使命。...

茅以升:一生钟情于桥,致力于桥,绘就桥梁人生

2020年03月11日27
  “人的一生,不知要走过多少桥,在桥上跨过多少山与水,欣赏过多少桥的山光水色,领略过多少桥的画意诗情。无论在政治、经济、科学、文艺等各方面,都可看到各式各样的桥梁作用。”这段话,出自我国桥梁专家茅以升。这位中国现代桥梁工程的奠基人,著名的科学家、教育家,一生钟情于桥,致力于桥,以他...

范立础――为桥梁抗震事业奉献一生

2020年03月11日25
  “桥是人类发展的使者和帮手。没有桥的发展是艰难的,历史上曾经有过多少名城,因为没有桥而水运式微,日渐衰落。桥让城市与城市相连,让信息与信息交汇。”中国工程院院士范立础曾回忆自己与桥结缘的缘由。桥梁如飞虹般跨越大江大海,我国无数大跨度桥梁的抗震设计,都与他的名字相连,他被称为“彩虹...

一生专注造桥――李国豪

2020年03月11日36
  从武汉长江大桥、南京长江大桥,到上海南浦大桥、江阴长江大桥……李国豪的名字都被一一镌刻。作为我国著名的桥梁结构力学专家、土木工程学家和杰出的教育家,他一生钻研桥梁研究与设计科学,创造了许多桥梁建筑。 1913年,李国豪出生于广东省梅州县。1929年,16岁的李国豪考入同...

我当名誉院长不是为了钱,是为了教育……――追忆李国豪院士

2020年03月11日33
  最近我在人大开会,看到建桥学院临港新校区建设已列入浦东政府工作报告,当时很激动。因为,我离创办建桥大学的理想又近了一步,这不仅是我的心愿,也是许多关心支持建桥发展的著名人士的期待。此时此刻,我不禁想起了建桥第一任名誉院长――李国豪院士…… 十二年前,我刚到浦东创业,认识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