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桥梁专家李国豪
2020年03月14日24
李国豪(1913~2005)著名桥梁学家。1913年4月13日出生于广东省梅县(今属梅州市)一户农民家庭。1929年考入上海同济大学土木系,1936年从同济大学毕业后,留校担任钢结构课助教,1937年获德国洪堡基金会奖学金,因抗战爆发,延至1938年赴德国达姆施培特工业大学留...
院士李国豪和宝钢
2020年03月14日25
宝钢是上海的骄傲,也是全国的骄傲。二十几年来,宝钢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其间历经几次惊心动魄。 1978年12月23日,宝钢在上海宝山县的长江沿岸动工兴建。二十余位科技界、经济界专家学者组成了宝钢技术顾问委员会,同济大学校长、桥梁力学专家李国豪学部委员(...
三十年铸就“彩虹的脊梁” ――记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获得者 桥梁专家范立础
2020年03月13日25
“我校范立础院士领衔的‘大跨高墩桥梁抗震设计关键技术’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这是我校的历史性突破,也是今年上海唯一的一等奖。”“喜报”赫然置顶于同济大学校园网,师生们无不为之振奋。 这边,一袭暗格条纹西装的范立础走在校园的林阴路上,依然中气...
桥梁大师的至爱之心
2020年03月13日26
至伟者至简至爱。这里说的至伟,应是指人格之伟岸,而非地位之尊崇。当然,李国豪曾任同济大学校长,上海市政协主席,两院院士,他那是实至名归,他的学术成就和对社会、国家之贡献,风光月...
中国少数双院士之一李国豪:矢志桥梁心系教育 为家国化天堑为通途
2020年03月12日23
“说起李国豪,人们就会联想起桥梁,就像说起华罗庚,人们就会联想起数学一样。”外界如是评价。 李国豪生于梅州梅江区东郊莲塘村一个贫苦家庭。在德国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他研究出“悬索桥按二阶理论实用计算方法”,震动了桥梁工程界,使这位当时年...
大智者大爱――记李国豪院士
2020年03月11日22
一个当年从广东梅县贫苦农家走来的青年,以其不懈的努力,在人生和事业的道路上取得了为世人瞩目的成就。而今已是誉满天下的李国豪,在内心深处,仍保有一份普通人对世界的爱。那天,在李国豪的寓所里,老人指着窗外,对着我们,也对着他的夫人林凤棣女士,若有所思地说:“我搬进这个大楼有一段时...
中国工程院院士范立础逝世 他让我国桥梁抗震从零起步
2020年03月11日23
几乎上海的每一座大跨度桥梁,从南浦、杨浦、徐浦到上海长江大桥、东海大桥,再到南北高架、莘庄立交等高架路,这些重大工程的抗震设计都和一个人的名字连在一起。他就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教授范立础。 从事桥梁研究60余年,从唐山大地震后就开始桥梁抗震的研究和攻关,...
朱英国――梦想再远,也要实现
2020年03月11日22
“我是农民的儿子,深知农民的疾苦,希望能够为改变农村落后面貌尽一份力。”中国工程院院士、植物遗传学家朱英国曾说,他从小就有一个梦想,长大后当一名农业科学家。 1939年11月,朱英国出生在湖北罗田,1964年,25岁的朱英国从武汉大学毕业后留校任教,投身于农业大国最紧迫...
钱伟长:“万能”科学家,心系家国路
2020年03月11日21
“我没有专业,祖国的需要就是我的专业。”我国著名力学家、应用数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钱伟长曾深情地说。他是我国近代力学、应用数学的奠基人之一,也是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自动化研究所的创始人;他被称为“万能”科学家,一生都在学习、研究,一直奉行为国而学的使命。...
茅以升:一生钟情于桥,致力于桥,绘就桥梁人生
2020年03月11日24
“人的一生,不知要走过多少桥,在桥上跨过多少山与水,欣赏过多少桥的山光水色,领略过多少桥的画意诗情。无论在政治、经济、科学、文艺等各方面,都可看到各式各样的桥梁作用。”这段话,出自我国桥梁专家茅以升。这位中国现代桥梁工程的奠基人,著名的科学家、教育家,一生钟情于桥,致力于桥,以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