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播种

  • 最新
  • 浏览
  • 评论

从来大智出草根――草根网2012新年献辞

2012年01月09日24
    中华早有“礼失求诸野”的古训,今天的中国尤其呼唤草根和黑马,重要原因也在于当今学术界的衰朽。著名学者张鸣先生曾感言:“笔者所服务的高等教育界,满眼看去,净是些制造垃圾 的机器和这些机器造出来的垃圾,久而久之,入鲍鱼之肆不闻其臭,不仅鼻子都习惯了,连眼睛都麻木了。”真正能令人注目凝...

创造性思维被轻视

2012年01月09日23
  1953年,已经是美国知名教授的阿尔瓦雷茨(Luis Walter Alvarez)去参加全美物理年会。吃午饭时他与27岁的芝加哥大学博士后格拉泽同桌。交谈中,格拉泽告诉阿尔瓦雷茨,自己的报告被安排在大会最后一天的最后一场,他非常担心到时人们因提前离会而不来听。 阿尔瓦雷茨好奇地问...

中华文化的两个小问题投机与浮躁

2011年12月16日22
  我们的文化从来不鼓励我们去研究失败的原因。我们只看表面现象,不看背后真正的原因,这种只看表面的民族是浮躁的。因为我们看什么事情,不往深里去挖,不看真实的东西,不看本质的东西,只看表面现象。 作者:郎咸平  经济学家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是没有错的,这...

大师一定来自大世界

2011年11月23日22
      大师一定来自大世界。曾经的那些大师,都是在国外留过学的。我们的学校培养不出这样的人才,就是因为国际化程度还太低,至今未养成五湖四海多元思路互相激荡的世界名牌大学的气氛。     纽约曾经的骄傲――世界贸易中心被恐...

袁隆平评不上副教授是对中国学术的讽刺

2011年11月23日22
    据《长江日报》昨日报道,武汉大学副教授沈阳日前严厉批判了买卖论文与非法学术期刊等种种乱象,他说,按当前重点大学副教授论文评审标准,袁隆平是评不上副教授的。但全国副教授以上职称者,超过袁隆平对学界和世界的贡献者又有几人?论文崇拜在我国流毒之深、之荒谬可见一斑。   袁隆平连副教授...

作家应如何面对生活与创作

2011年11月06日22
    看到最近几个中国作家的命运遭际,内心不禁感慨唏嘘。这几个作家,都极赋才具与影响,他们是阎连科、韩寒以及安妮宝贝。不过,他们不得不面对很多现实烦扰,有的在一脸无奈地忍受,有的在期待公平正义,有的在积极维权抗争。   阎连科是遭遇“强拆”。他手续其全的居所,承载着他的田园梦,却被定...

钱学森:集大成方能得智慧

2011年10月22日27
    “钱学森认为:现在我们中国的发展还有很大潜力,一个重要原因是尚未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太缺少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冒’不出杰出人才,这是很大的问题。”钱学森的堂妹,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钱学敏,在发言稿中特别提及了钱学森2005年7月30日针对教...

钱学森最后一次谈话:中国大学缺乏创新精神

2011年10月22日19
我们可以向大家提供的,是钱老最后一次向我们作的系统谈话的一份整理稿:钱老谈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问题。那是于2005年3月29日下午在301医院谈的。后来钱老又多次谈到这个问题,包括在一些中央领导同志看望他时的谈话。那都是断断续续的,没有这一次系统而又全面。今天,我们把这份在保险柜里存放了好几年的谈话整...

钱学森之问: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

2011年10月22日21
    2009年10月31日,钱学森在北京逝世,享年98岁。2009年11月11日,安徽高校的11位教授联合《新安晚报》给新任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及全国教育界发出一封公开信:让我们直面“钱学森之问”!   发出公开信的沈正赋等11位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几天前,我们满怀悲痛送别了钱学...

假如乔布斯生在中国会怎样

2011年10月13日23
  2011年10月5日,美国苹果公司宣布,公司创始人史蒂夫・乔布斯去世,享年56岁。史蒂夫・乔布斯被认为是计算机时代一位伟大的创新者。(10月6日人民网) 生于1955年2月24日的史蒂夫・乔布斯,于1972年高中毕业后,在俄勒冈州波特兰市的里德学院只念了一学期就退学。1974年,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