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院院士王大珩认为:普及科学精神尤为重要
2004年04月07日26
日前,在中国科学家人文论坛上,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大珩以“漫谈科学精神”为题向广大听众谈了自己对科学精神的感悟,他说:“我们虽在科普方面做了一些工作,但是工作效果好像并不突出,这与我们科普工作者只谈科学事实,缺少对科学精神的普及有关。...
数学家吴文俊:科学实验不怕承认失败公布失败
2004年04月07日29
数学泰斗吴文俊鼓励尝试大胆创新,称科学实验不怕承认失败公布失败。 他是数学界泰斗、是院士、是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身后有无数耀眼的光环和荣耀。他还是个曾偷偷跑去玩“过山车”、跨坐在大象长鼻上留影的八旬“老顽童”,用他自己的话说,是因为“我不知道厉害”;他讨厌...
科技资源共享不容忽视
2004年04月06日29
造成我国科技资源难以有效实现共享的因素主要有:缺乏科技资源投入的顶层设计和宏观协调管理;缺乏科技资源共享的法规、运行机制和社会氛围;缺乏畅通的科技资源共享的信息渠道以及为推动科技资源共享提供增值服务的技术平台。 加强科技资源投入的顶层设计和宏观调控,尽快制定科技资源共享法规...
科学技术与思想观念
2004年03月31日27
科学技术是以科技人员的研究活动为主体的社会活动系统。它不仅作为第一生产力,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力量,而且,由于科学技术研究是人类的一种高层次的精神活动,因此.它又是 一种重要的社会意识形式,对整个社会的思想观念有重大的影响。 一、科学技术促进思维方式的变化...
华罗庚的哲学
2004年03月04日30
华罗庚一生都是在国难中挣扎。他常说他的一生中曾遭遇三大劫难。自先是在他童年时,家贫,失学,患重病,腿残废。第二次劫难是抗日战争期间,孤立闭塞,资料图书缺乏。第三次劫难是“文化大革命”,家被查抄,手槁散失,禁止他去图书馆,将他的助手与学生分配到外地等。在这等恶劣的环境下,要坚持工作,做出成就,需...
自学成才的达尔文
2004年03月04日27
达尔文既是出类拔萃的人,又是普通的人。 1809年2月12日,达尔文出生在英国塞文河畔的希鲁兹伯里小镇上。他的父亲罗伯特.达尔文是当地名医。他的祖父伊拉兹马列斯.达尔文也是位名医,对于生物学的研究极有兴趣,并且还是个提倡生物进化观念的先驱者。 达尔文可能受他祖父的影响,从小爱好自然。他在...
努力奋斗的法拉第
2004年03月04日29
朋友,你一定知道法拉第这个光辉的名字吧!他在1831年发现的电磁感应现象,预告了发电机的诞生,开创了电气化的新时代。他毕生致力研究的科学理论──场的理论,引起了物理学的革命。相传法拉第的老师戴维,一个誉满全球、世界公认的大化学家在瑞士日内瓦养病时,有人问他一生中最伟大的发现是什么,他绝口不提自...
加强科普工作 提高国民素质 实现民族复兴
2004年03月04日31
编者按:本月20日,中宣部、科技部、中国科协和人民日报社联合在京召开了“学习江泽民同志关于科普工作重要论述座谈会”。出席会议的专家学者,联系实际畅谈了他们的学习体会,并对做好我国新世纪里的科普工作提出了很好的建议。现将他们的发言摘要刊登如下。...
科学精神激励民族奋进
2004年03月03日24
又是一年春风度。中共中央、国务院20日在京召开科学技术奖励大会,授予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国家科技进步奖,授予刘东生、王永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翻阅鲜红的国家科技奖励公报,2449名获奖者的形象历历在目。是他们,勇攀科技高峰,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科技奇迹;...
学弊
2004年02月01日26
本文是和朋友私下讨论学术弊病的一些信件,希望能对还没有陷入无聊学术的年轻学子有用。 一 昨日见了一篇文章,谈到中华传统文化的生存条件问题。以为现代社会已不是农业社会,儒家文化已失去了生存条件。这是流行的见解,也是最大的偏见。这种情形就像一个崇尚享乐主义思想的人,由于吸毒、纵欲...